脆生生的嗓音,在这冰天雪地里响起,不仅让梁聿一震,就连梁勉脸上消不下去的怒火都被错愕取代了。
“你给他银子?四千五百八十两?”梁勉和荣四掌柜的一直有通书信,对九郎的身份也有些了解,到不觉得九郎拿不出这银子,只是他怎么都没有理由白白把这快五千多两银子给他家儿子吧!
梁勉有时虽然觉着自己生的可爱的很,但也没有自满到他家这个皮猴可以惹得人人喜爱!
要知道五千多两银子对大人来说都已经是一笔非常大的数额了。
“不是四千五百八十两银子,是四千五百两银子,八十两是梁聿……大郎自己的,四千八百两是我给他的,他在你家过的不好,我心疼,我买他当我家的孩子,以后他就是我……荣家的小郎君!”
梁勉听见九郎这孩子气的话,真的是目瞪口呆,他自省了一下,他到底哪里对大郎不好了?
不过这想法在脑子里才存了不到两秒,就被他甩一边去了。
嘿!差点被这小子绕进去了,想骗他没有那么容易。
这头梁勉想着诈这两个小子一诈,让他们自己前言不搭后语,露出破绽来,就见那头九郎又开口:“你买了哪处?”
九郎聪慧,四千多两银子在梁家这小院肯定藏不住,还招贼,大概率就是换成银票,或者梁聿买了什么东西被他父亲发现了。
他记得梁聿在书信里提到过团圆有几日忙着帮他办事,又听绿衣说起过,团圆有段时间总在牙行里跑,还和她说起过,要是有好的印刷匠人帮他留意着,因为荣家本来就有做这行的产业,路子比团圆没头没脑的去找更广些。
九郎小半年悬疑栏目的编辑和编稿,也不是白做的,丝丝缕缕的线索,他已经差不多推论出了事情的真相。
四千多两银子,买匠人用不了这么多,大概率还是买了宅院,但说多错多,所以他开口问的才是“你买了哪处?”而不是用更准确的形容“你买的哪里的宅院”。
梁聿也不笨,赶紧接上:“买的南街那边的一个小工坊,还有几个匠人,在研究新技术呢!”
“就是你上回和我说的那个?我病着的时候买的?”九郎不敢看梁勉的眼睛,语气尽量保持平稳,继续给他和梁聿的谎言打补丁。
“嗯。”梁聿不慌不忙,“叫团圆买的。”
“哦。”九郎煞有事情。
梁聿用眼睛去看梁勉,目光和表情摆的明明白白:你看我这都解释清楚了。
九郎也装着胆子看梁勉,冲着他拱拱手:“伯父,大郎日前与我们约好一同出去游玩。”
梁勉心骂:小兔崽子,这时候知道喊他伯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