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娉娘心中虽愁着,但知道好坏,三家客人上门,她心中再多想法都没在脸上露出,免得丢了郎君和孩子的面子,只是终究忐忑。
还是何入海今日正好休了一日的假,来柳家瞧娘子和小儿子,正巧就碰见的这桩事。
老头什么人呀,早年随着先梁公走南闯北,后来又跟着后面那位主家,下至白丁上到官宦,形形色色不知见了多少人,柳娉娘不过眼神微微闪躲,他那好似比干的七巧玲心转眼便猜透自家郎君的大娘子为何忧虑。
郎君还没空与大娘子说底细,他却是知道的,上前一步替大娘子接过了话头,收下了礼单。
三家管家原以为这鹤发童颜的老人家是梁家的长辈,听他自我介绍后才知道,这原来是梁家的大总管。
这梁家还有管事?不是说就一个普通农家,勉强算个耕读之家,郎君们的小同窗平日还要自己砍柴担水的吗?
不管三家的管事心中如何诧异,面上自然是不露分毫,都与这“身份与他们相当”的管事客客气气的。
倒是柳娉娘见着何入海如此介绍自己,急忙道:“何叔对先考有恩,我家郎君是把他当父亲一般尊敬,我同孩子们也是这般!”
柳娉娘这么急急说,也是不想让人把何入海当成普通的仆人。
“我原先是先梁公身边的仆人,早年随着先梁公云游……”何入海话未说完,留了一般,但足够让三家的管家知道——哦,这位是服侍过老太爷的老人,有功劳有苦劳。
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多给他一分尊敬又如何。
也是又得到一个消息,这梁家从前怕是也阔过,如今到不知如何了。
俗话言“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他们三人今日到梁家还只瞧见一院妇孺,稍微瞧着有点分量的男人也不过是先梁公从前的书童,正经的梁家家主还未见着呢。
不过听小郎君提到过一两句,他那小同窗的父亲,从前好似是这扬州一个蒙学私塾的书生。
几家人换了名帖,主要还是三家把自家的名帖给梁家,这些都是柳娉娘不懂的,平头百姓家走动,除了梁勉那几个读书人的同窗,从没有下什么帖子的,而梁勉那几个好友也都不是重规矩的。
从前来往,都是梁勉提着一壶好酒就去了,又或者他们怀里揣着一叠好诗文便来了。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注1)
三个管家留下一院的礼品,带着空马车走了。
他们走了,他们家的小郎君却没肯走。
瞧梁聿吃了他们喂的葡萄,这几个小郎君们大约是以为他们的诚意(葡萄)终于打动了某个铁石心肠的家伙,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一个个围在梁聿周身勾勾缠缠,话也不明说,一副羞答答模样,活像梁聿今天一气娶了三个小媳妇。
“做什么!”葡萄咽下去了,梁聿就先暂且忘了,瞧着三个烦了他数日的家伙又不耐烦起来。
还不如之前缠着他说《西游记》呢,至少他说上一段就能解放了,现在这样,老要求他做不到的事情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