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的七娘此刻却也不扭捏:“九娘方便的话,给我也买一份。”
说着她要从自己的荷包里掏银瓜子递给妹妹,胡服少女却一溜烟地跑了。
“不过两文钱,连串糖葫芦都买不到,七娘不用与我客气。”
虽然只是小小两文钱,七娘却感动与胡服少女念着自己,她阿娘拘着她并不愿让她出府,婶娘对九娘的管束却少。
从小有什么新鲜玩意都是九娘从外面带来与她玩的,这漫话小报也是。
她们姊妹一脉相连,爱好也差不多,九娘喜欢《梁祝》,她也喜欢《梁祝》,更是爱极了里面的英台。
什么时候她才能和英台一样,和阿娘说自己想要什么呢?
虽然她没有想像英台一样女扮男装混到书院里读书,不过她也想像九娘一样,偶尔能走出小小的院子,去看看外面的天地有什么。
而不是被拘束在小小的院子里,只有女戒、女红和学不完的中馈。
……
在扬州城内宅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知不觉中《梁祝》累积了一大批来自闺阁的粉丝。
……
梁聿这边,自从三郎说要学画画,梁聿就开始把自己会的一点点教给弟弟。
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三郎平日里除了课业,就是捏着一支铅笔画圆画方。
不过每次给阿兄检查完画画的课业之后,他就会蹲在阿兄身边当个小助手,帮忙涂黑,画些简单的背景,他都能很快上手。
不愧是画圣梁梦生的后人,三郎上手的速度十分的快。
二郎看到这兄弟之间的亲情互动,也挤进来想要一起学,不过他仿佛没有继承阿翁的才华,一副小鸡啄米图,颇有阿爹神韵。
二郎只得感叹一声“果然人没有事事齐全的”便也撩开手,不气馁,自去学他的诗词歌赋,经贴策论了。
这日旬假,梁聿骑驴带着三郎。
因着十两,书院里也掀起了一股骑驴的风潮,此时荣叔闲□□也是头神俊驴子。
他带着二郎,嘚嘚跟在十两屁股后面。
“二郎,三郎,阿兄给你们两个也买头驴子吧?”
梁聿现在也知道三郎之前一直都帮着荣叔闲在做漫话小报的事情,上几期还有好几篇内容是三郎撰写的。
他当时还道荣叔闲效率如此之快,难道是天赋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