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甚至连六个木箱的钱也不愿意收,粱聿借了个麻袋装这六口小箱子,也不多与木匠废话,扔下两个大钱就跑了。

一个大钱两百文,和六口箱子的价值也相当。

木匠岁数大,手脚没有小孩灵活,粱聿背着一个口袋,还能跑的飞快,一个拐弯就把木匠给甩了,不亏他日日劈柴练出来的力气。

甩掉木匠之后,粱聿又去了钱庄,老鸨徐娘给的布帛银票和印章凭证一齐交出去,换了四个银元宝,每个都有十两重,还有十两散碎银子,兜在怀里沉甸甸的。

也有一种“这钱终于是我的了”的踏实感。

装在怀里太明显,粱聿赶紧把钱塞进了麻袋里的木箱里,又抓紧去买了一把铜锁,去给他的小箱子挂上锁。

三两金子也带着荷包一起锁了进去。

每天都揣着三两金子在外面走来走去,他怕是头发都要担心的掉完了。

第7章 咸鱼不了

粱聿带回家的箱子果然大受欢迎,几个兄弟都和宝贝一样把自己的小箱子藏了起来。

因为粱聿说是买给几个兄弟装钱的,所以四郎和五郎就算只有一文钱,也郑重其事的把那一文钱藏进了箱子里。

看着箱子空荡荡的,四郎又把自己的宝贝磨喝乐泥偶放了进去,去年七夕节两三文买的小玩意,五郎的早碎了,他还宝贝一样的呵护着。

五郎想放,但没东西可放,四郎就大发慈悲分了他一个三兄给编的草蟋蟀。

两个小人,在箱子里装的东西还没有箱子本身值钱,可却是他们童年中最珍贵的东西。

六岁的四郎和三岁的五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再大一些的二郎和三郎了。

特别是三郎,拿着和二郎一模一样的箱子,心中更是认定自己在阿兄心中的分量是和二兄一样的。

全家兄弟都满意,柳娉娘倒是想说几句粱聿乱花钱,但看着儿子们的笑脸,连不懂事的六郎都跟着咯咯笑,又想到长子过几年也要成丁了,难道这点小事还做不了主吗?

她嘴巴张张,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粱聿待在家里读书、带孩子、干家务,除了早上送二郎去文思街,下午接他归家,已经几日没有出过门。

谢小玉的屏风画完了,他也不去宜春楼了。

兜里还有五十两银子,三两金子,聚贤堂抄书的活就显得可有可无了,那还不如留在家里担水劈柴,这些活三郎做不了,阿爹没太多时间做。

换了那五十两银子的当天,粱聿就塞了一个十两的银元宝给阿娘。

散碎银子他自己留下来了,其余的都和那三两金子一起锁进了箱子里。

多了他不敢给,生怕阿娘起疑。

不过就算只有十两银子,这么大一个银元宝也让柳娉娘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