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晏清做采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废品回收站的阿强和他是好多年的哥们儿了。上回他来厂里回收废布料的时候,谢晏清和他提过一嘴要搞自行车票的事儿,阿强来了劲儿,赶紧让谢晏清别花这个冤枉钱。
谢晏清知道阿强是什么为人,这年头私下里做生意属于投机倒把,严重的是要吃花生米的。阿强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已经很信任他了。
谢晏和犹犹豫豫也是害怕投机倒把被发现。
谢晏清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到时候我有了自行车,你可别眼红啊。”
他能把消息告诉谢晏和,不是他多兄友弟恭,而是他很快就要带一辆自行车回家,家里人到时候都知道这事儿了,他总不能扯谎说自个儿在供销社买的。
他媳妇儿还在供销社上班呢。
至于谢梅那边儿,他也会说,但以他对谢梅的了解,那丫头大概率不会想要这种改造的旧车。
谢晏和没说话,他内心特别心动,可这事儿他还得问问郝兰的意见。
谢文林坐在一边听得真切,不过他一向不插手子女的事儿,爱怎么折腾都随他们去。
漆黑的夜幕遮住了天空,郝兰聊天聊得尽兴而归,洗漱好还没上床呢,就听自家老头子把谢晏清要买车的事儿说了一遍。
郝兰缓慢地眨眨眼,半晌整张脸都像开了花似的,惊喜道:“真的?你怎么不早说呢!快快快,问问小叔子多少钱,咱们也搞一辆!以后你就骑车去上班,羡慕不死他们。”
谢晏和:……
这咋和他想象的反应不一样呢?
郝兰胆子比他小,听见投机倒把这种事儿应该强烈反对来着,他连劝她的措辞都想好了,这是整哪一出呢?
“你可不知道,现在‘凤凰牌’俏得不得了,哪个供销社都断货。连‘飞鸽牌’都涨价了,咱们又没票又没渠道的,有这种好机会可得抓住了,要不高低后悔一辈子!”
郝兰絮絮叨叨,手上翻箱倒柜地扒拉存款。
现在的自行车都是国产的,一共只有三种牌子,凤凰,永久和飞鸽。凤凰和永久卖的最好,又漂亮又大气,飞鸽最次,但也不是说最次的就不好卖。
相反,无论哪个牌子都是有价无市,求爷爷告奶奶都买不到。
连曲灵这种供销社的员工都很少见到自行车来货,自行车票更是严格控制数量,普通家庭是很难拿到的。
谢晏和纠结:“可是咱们的钱不多了,不知道改下来的车要多少钱,质量怎么样。平安马上也快上幼儿园了……”
郝兰无奈地看了看他,这老头子多少年了那絮絮叨叨想的贼多的老毛病一直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