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妈妈相当好讲话,又重新给她上了妆,编了别致的辫子,好叫她去老同学聚会上闪亮登场。
本来这事发展到这步也该皆大欢喜告一段落。结果不知道这客人是犯轴还是怎么的,对着镜子左照右照转了半天,竟然自己把头发拆了,非得让冯妈妈再来一遍,她好自己学会儿。
可礼拜天本来就是步行街的人潮高峰期,服装店还叫“伊人坊”那会儿也是门庭若市(看的多买的少),现在换了新招牌,更是吸引了不少客人驻足。
她们目睹冯妈妈给这顾客打扮的过程,颇为心动,好几个都要求冯妈妈帮忙打造形象,是以冯妈妈忙得要命,哪有空现场收学生教人家编头发。
她倒是好声好气跟人商量,但那客人跟拉不回头的犟牛一样,只梗着脖子强调:“你们的服务呢,我花了380块钱买的服务呢?”
店员忍无可忍,出口反驳:“这位小姐,且不说我们这是服装店,就是理发店,也不能你做一次头发自己扒拉掉了,再让理发店重新给你免费做一回的道理吧。我们店长已经一分钱没收给你做过了,现在你还要怎样?”
披头散发的客人昂着下巴:“我要再编一次!”
江海潮拦住想要辩驳的店员,笑眯眯道:“行哎,我来给你编头发。”
客人斜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你个小妹头别想糊弄我,我要店长编。”
江海潮笑得更灿烂了:“我是老板,我比店长大。”
“你个妹头糊弄鬼呢!”
江海潮笑容不变:“我可没糊弄,我就是娃娃脸,看着显小而已。我们店长的手艺还是我培训出来的呢。来来来,您坐,坐这边。我先给你把头发梳顺了。”
说着,她扬高了声音,“这款编发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东京最时髦的发型。大家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过来看看,不复杂的。”
她可没吹牛。冯妈妈做头发的手艺是自学成才,学的全是日本、港台这些地方的美容杂志,是冯爸爸跑远洋时带回来的。别说县城,放眼全市,都未必有多少人能有这条件。
而她可是冯妈妈的高徒,上次冯妈妈给她编过同款辫子,她还在杨桃头上试验过呢。
两个店员互看一眼,不复杂个鬼,刚才她俩也想息事宁人,帮店长上来着。可她俩谁也没看会啊。
江海潮一边编头发,一边说明手上的步骤,引了不少人转过来看。
1996年,大陆银幕上的日剧虽然比不上八十年代那会儿《血疑》、《阿信》那样风靡全国,但也相当有市场。到现在《排球女将》还是湖港镇中心小学学生的心头好呢,更别说今年县电视台还放了一部《东京爱情故事》,简直迷死个人。
一听是日本传来的时髦发型,大家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人拆了朋友的头发,跟着江海潮一块儿学。
搞得稀里糊涂变成模特儿的顾客十分不自在,一直嚷嚷:“干嘛啊你。”
全都盯着她看,连她的头皮屑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