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太过分了,明明集资款没退给他们,怎么还让他们用旧学校?

王老师瞪眼睛:“教学楼装不下啊!”

5层楼怎么会装不下?因为今年村小萎缩的更厉害了。三四五六年级各有三个班,远远超出了学校之前的预期。

之前划好的教室不够用了,校领导紧急开会,最后决定把六年级三个班集体打包丢回老校区。

连理由都是现成的。六年级了,马上就要小升初,当然得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拥有独立的校园,可以让大家心无旁骛地学习。

摆明了糊弄鬼。

大家还想再掰扯两句呢,江海潮这家伙居然头一个当了叛徒,欢天喜地地往老校区跑。

卢艳艳赶紧跟上:“干嘛?那边有金子要捡啊。”

江海潮头也不回:“傻不傻?老校区有6个乒乓球台,全归我们六年级用,有什么不好的?”

新校区有啥呀,不都是教室操场嚒,也没见啥新鲜玩意儿。

争这种注定没结果的长短,还不如找点实实在在的把好处抓在手里呢。

况且多了班级来了新同学代表什么呀?代表有更多的学生走远路到中心小学来上课,代表他们的早饭午饭很可能现在还没着落。

她得赶紧报到完,招呼弟弟妹妹们去各班通知他们能够提供便宜又好吃的饭菜,早饭午饭各是5毛。她还要回家跟婆奶奶说这事儿,早早准备,省得明天措手不及。

有一说一,90年代歧视农民不少见。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歧视农民,通过粮食的统购统销以及户籍管理等手段,在劳动就业、社会福利、教育培训等方面剥夺农民选择自由和决策权。2004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也在侧面反应了这种歧视的客观存在。所以文中钢琴教师母女俩的优越感并非没有社会土壤。毕竟人都长眼睛看,口感再喊平等,政策歧视谁,谁就受整个社会的歧视_而谁被政策优待,社会也会优待他(她)。

第103章

又拿稿费啦!(捉虫)

新学期新气象。

陶老师烫了头发,看着特别精神。高强他们几个男生还狗胆包天地吹起了口哨,小陶老师瞪了一眼,才消停。

不过陶老师没真生气,很快又重新恢复笑脸,还笑盈盈地看着大家:“开学了,高兴吧?”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哀嚎。

陶老师伸手往下压:“好啦,好啦,今天真给你们宣布一个好消息,你们听了肯定高兴。”

大家都来了兴趣,江海潮也竖起耳朵。老师嘴里的好消息到底是什么消息呢?总不会是老师打算再给他们免费补课,把整个礼拜天都给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