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姐姐的笑容也更真诚了。果然施予是件快乐的事,尤其自己抬抬手,便能让小孩子们这么开心。
杨桃相当有眼力劲地送上水果碗,是用乳酸菌拌的香瓜。她还给摄影师叔叔送了一份。
他们一早上班就过来拍节目,又走又站这么长时间的确累了,便顺水推舟吃起水果,还笑着看了一眼江海潮的英语书,随口找话题:“哟,暑假不忘学习呀。”
海军第一个骄傲地跳出来强调:“我大姐保送县中,数学竞赛拿奖,明年就上县中了。”
主持人笑了:“哟,那就是说你还没学过英语?”
她倒并不知道江海潮是在乡镇上的小学,所以没学英语。她依据的是自己上学时的经验,她那会儿小学根本不教英语,县城的学校也一样。
于是阴差阳错的,话题反而接上了。
江海潮略有些不好意思:“我跟着磁带学,不会的就问哥哥姐姐们。”
其实也没问过几句,毕竟大部分时候店里都特别忙。但这并不妨碍江海潮骄傲地跟主持人介绍:“哥哥姐姐们都是大学生,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哦。”
她就是在炫耀。
她不厉害,她还没上县中呢。可她的朋友们厉害呀。
不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朋友们都厉害了,代表起码将来有一天她也会厉害的。
主持人的眼睛亮了,惊讶地看着几个其貌不扬的大孩子:“你们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李磊的脸腾的一下红了,矢口否认:“不不不,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我只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
在他看来,只有清北上复交那种还足以称为名牌大学。他考的算不错,可远远达不到那个标准。
主持人的眼睛亮得更厉害了,语气简直可以用亢奋两个字来形容:“你太谦虚了,北理工非常好,怎么不上名牌大学呢?你们呢?”
等大家报完一圈学校名字,主持人小姐姐饶有兴致地追问:“考得这么好,马上上大学了,这个暑假你们为什么不好好放松放松?反而要到鞋店来打工呢?”
李磊很想实话实说,当然是为了挣钱。可他好歹知道这是上电视,说话不能肆无忌惮,他得注意形象。
故而平常嘴炮技能满点的人,到动真章的时候竟然怂得一塌糊涂,对着话筒,脸红得像猴屁股,支支吾吾半天,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关键时刻还得巾帼英雄上,那位素来话不多的准大学生小姐姐邹澜接过话筒开始123。
什么勤工俭学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拓展眼界,让长期埋首书屋的他们得以接触社会,更加了解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