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好。”
她微微颔首,也露出个笑来。
浪子回头却也值得信任一回,更有常夫人坐镇,常夫人行事大气,深明大义,颇有远见,有这般手段气魄的主母,哪怕赵在泽故态萌发,想必也能压得住。
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常青安太过强势。
察觉到她们的视线,常青安回望而来,微微一笑。
王夫人和气一笑,拉紧了王少虞的手。
这事要赶紧操办了,如今不止一家人相中了赵在泽。
宴会结束后,常青安再次收到了厚厚的一摞拜帖。
这次都是夫人们亲自执笔,贴中大段大段地夸赞了自家贵女,再含蓄地夸了夸赵在泽,末了便是邀她上府共商。
共商之事自然是儿女们的姻缘大事。
赵渝也跟着在一旁看了看,脸上红扑扑的:“大哥真受欢迎。”
“这是自然。”
常家势大,赵府平平,赵在泽自身也不差,家中关系也简单,可不是被好几家都瞧上了,常青安收起这些贴子,唤道:“春兰,送往大公子院中。”
还是让赵在泽自己去挑挑看,以免错过合心意的,倒办了糊涂事。
“是,夫人。”
春兰抱着这些贴子去往如竹院,赵在泽刚刚归家,如今他也官名在身,每日去上衙,官职不大不小,倒是也不得闲。
这也不是常青安第一次差人搬贴子过来,只是赵在泽确实无心这些,但是母亲一片好心,他也耐着性子快速翻看。
这贴子不比圣贤书,他一目十行,看得极快,不过一瞬便又合上搁置一旁。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1]
“此意长存,此气不改。”
他看见这一行字,又折回去翻看名姓,果然是出自王御史家,这字迹相同,娟秀婉约,应为王夫人所书,但这话定然另有其人。
这是王少虞想说的话。
赵在泽隐约露出点笑意来,合上了拜帖。
帖子又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常青安摇头,提笔准备一一回绝,既然她无意于此,那便只好也亲笔回帖而不上门。
春兰想了想,附耳低语道:“大公子多看了两眼王府的帖子。”
常青安挑眉,拿出王府的帖子。
她一眼便看见末尾这句话,此宵同,真是含蓄隐晦,修长的指尖点在这张拜帖上,常青安沉思片刻,斟酌了下用语,婉言相拒,但尚留有余地。
万事自有其缘法。
只是没过几日,这春闱余热彻底消散,漳州河水决堤了。
瓢泼大雨落下,重重砸在每个人心头,这个消息霎时激起千层浪来,常青安眉头紧锁,看着密布的阴云,这墨色也笼罩在京城上,无人再可展露笑颜。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