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仿佛是一个信号,一时间赵在凌、赵在凌、赵渝都纷纷坐好,皆是满脸肃然,好似这不是晚膳,而是问罪刑堂。
于是常青安也放下筷子配合他们,她板起脸,率先发言:“说吧。”
赵在泽先郑重行礼,并未急着起身,反而说道:“在泽长于母亲身畔十余年,然未尽孝道,今如梦初醒,必担人子之责,长兄之任,不负母亲所望,扬我赵家门楣。”
他好似并未说本次馆试结果,但却句句发自肺腑,便是这次不成,下次也定然要做到,他希望常青安信任他,重新期待他。
他也是有些忧心,结果未出,不可妄语,他怕常青安对他失望。
常青安听出了他言下之意,她伸手扶起他,看着这个最为稳重的孩子,语调轻缓:“在泽,其实你从来都没有让母亲失望过。”
她又一一看过赵在凌、赵在洹、赵渝,声音坚定:“我永远也不会对你们失望,你们都是最好的孩子。”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母亲。”
纵然是赵在泽,此刻也不禁眼眶微红,这般如山信重,如水慈爱,实在叫他无以为报,赵在凌和赵在洹也为之动容,赵渝更是已经偷偷拿着帕子在擦眼泪了。
“我可不是为了让你们哭的。”
而后她话音一转:“实在不必如此担心,况且我对你们都有信心。”
三日后,书院放榜。
案首赫然是赵在泽,是为廪生。
而赵在凌则堪堪挤了进去,赵在洹则是不出意料地落榜了。
一时间众人哗然,质疑不止。
“赵在泽?!怎么可能是赵在泽!”
“我不服!”
“舞弊!赵家竟行贿赂之事,考官徇私枉法,还望圣上彻查!”
“……”
消息一出,林子成当场摔了杯盏,他愣愣地问道:“当真是赵在泽?”
下人不敢抬头看他,只小心翼翼地答话:“当真。”
“不可能!”
不止他一人如此,不论富家子弟或是寒门子弟,皆对这次馆试抱有怀疑态度,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闹到了金銮殿上。
不得已之下,东林书院公开了赵在泽的答卷,将其张贴于榜上,供学子们观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德所何为?自在行迹。”
“……”
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论据清晰,引申观点,赞扬圣贤之道也不忘表达敬仰崇尚之情,同时还高明地写出了如今大卫之景,含蓄地拍了一记马屁。
看完后,满场静默。
此卷一出,学子们输的心服口服,再也无人质疑赵在泽舞弊。
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