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是累了点,也算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
回到家,只看见陈江桥兄妹三个,赵建民和陈光云还没有到。
陈江林开始准备做饭,蔬菜都是提前洗好的,把肉洗干净切好放进盘子,又准备好各种调料。
刚把米饭煮上,就听见走廊里赵建民和陈光云的说话声。
俩人一前一后进来,最后面是背着书包的陈姗姗。
陈家的客厅十分逼仄,陈江月便带着陈姗姗去房间写作业,陈江水也不想听大人讲话,也一起进了房间。
陈江桥要帮陈江林打下手,陈江林没让。
统共没几个菜,除了酸菜炖排骨有点费时间,其他都是快手菜,往锅里炒几下就能出锅。
七个人吃六道菜,陈家的小方桌就那么大地方,只能坐四个人,所以陈江水、陈江月和陈姗姗三个小孩子就没上桌,夹了菜去一边吃。
饭桌上,陈光云吃着陈江林做的菜,表情有些讶异似乎是没想到陈江林的手艺居然这么好。
怪不得侄子要坚持摆摊,要是没这个手艺,也不可能会有人买单。
赵建民虽然跟陈光云一个想法,但更多的心思都是放在了白天的工作上。
刚进车间看到那么多机器的时候,赵建民是忐忑的,不过等慢慢上手后,就好多了。
一天工作下来,也没多累,比在家种地的时候要轻松多了。
不怪人人都说城里好呢。
赵建民不由在心里感激大外甥,又想到今天陈光云说陈江林不愿进厂,反而愿意在外面摆摊,便忍不住想劝几句。
“江林,我觉得厂里挺好的,工作又轻松,福利又那么好,要不你也来厂里上班吧。”
陈光云看了眼赵建民,又朝陈江林看去。
陈江林也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道:“小舅,表叔,从明天开始我就不摆摊了,以后去城东那边一家粉面馆上班。”
第29章
“好啊,能找到工作就好。”
赵建民没有想太多,只觉得外甥有个工作就很好,至少比起早贪黑摆摊要轻松些。
只有陈光云微微皱了皱眉,问道:“不是国营的吧?”
陈江林回道:“是私人开的,我去看过了,生意还行。”
改革前,人们选择少,想在外面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
不说味道怎么样,那架子倒是很足。
改革后,个体户们开始经营饭馆,首先一个态度就让人很舒服。
菜单虽比不上一些规格较大的国营饭店,但也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