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看着这碗汤,醋也不吃了,跟小姐吃什么醋,冰儿每次都提前为他凉汤,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比小姐长多了。

“王家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糟,外面的百姓各个对王家恨之入骨,说王家是专会吸人骨血的毒蛇,不仅咬人,吸干精血,还下毒,迫害一家老小。

说他们家害得君国连失十座城池,害得前方将士曝尸荒野,无人敢敛,害得将士遗属没有抚恤金,子子孙孙抬不起头做人。

这一年王家人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咂臭鸡蛋、烂菜叶子,被人唾骂。

他们还说皇帝为平复百姓怒气将王家门口金灿灿的“一品侯府”匾额换成了最廉价的“王府”。

还有就是王家的其他几房都和主家脱离累关系,明面上不怎么来往了,不知道背地里如何,不过像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也好不到哪里去,谁甘心坐在家里就咂下这天大的祸事。

还有王选老将军外嫁出去的女儿这年已经不来往了,嫁出去的孙女差不多也不来往了,你说像他们王家主家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会落得这样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水冰停下筷,“外面是怎么传的?”

“说是王老将军的儿子,王泽,当时的统帅,当时不顾士兵死活,好大喜功,背着督监贺文博,带着前锋营两万多人陷入陈齐两国的联军包围。

最后几经挣扎,两万人只回来十余人,最后这些人都重伤不治,前前后后都死了。

而且王家将军王泽,当场战死,那王行小将军是被人在半路发现的,人当时昏迷不醒,全靠身边的一匹马护着他,不然早就被踩死了。

所以外面百姓都说,是王家家人害死了这两万人,而贺都监说这两万人罔顾军令,本该就地阵法,但看在皆已殉国,不再追究,但所有人扣发抚恤金,以儆效尤。

你呢?在珠宝阁打听到什么了?”

两人一个说,一个吃,轮换着来,交换着各自打听来的情报。

“没敢耽误太久,将秋伊的信送给姨娘后,打听了一些消息,就提着珠钗出来了。

姨娘说,两年前从国舅府上传出消息,贺文博会做君国前方的都监开始,他们就一直留意,但是自己人都在外围,核心进不去,探听的消息跟外面流出来的差不多。

直到贺文博的小妾周小娘在珠宝阁买钗鬟时无意中听得一二,才调整方向,启用了安插在贺都监的随行里的人。

他们传回消息,在一年多前那场战役,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贺家恐也不是祸事的来源。”

“不是贺家,那是谁?王家下台后,最受益的就是他们贺家。”雉入都惊得放下了汤碗。

“你仔细想想,贺家为什么会得益,若是没有那位的同意,诺大个君国难道还找不出一个能接替王家的武将?

贺家是皇后的娘家,太子的嫡母就是皇后,也就是说太子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就是贺家国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