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还没有大亮,乔薇就已经在洗漱完毕,现在人已经在小厨房做最后的清点工作。

昨晚临睡前煮好的黑米和糯米,揭开木盖一看,两者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黑紫色的大饭团,鼻尖闻到一股浓郁的糯米香味,不用尝就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糯糯的黏牙的口感。

乔薇扯过一块刚刚醒发好的面团,用手和擀面杖将其按压成长方形的薄片,再用刀切成长度大小合适的一个个长条状,最后两两一组的让它们摞在一起,用筷子使劲这么一压。油条也就这么准备好,只等往油锅里那么一炸。

乔薇又将昨天下午辛苦做好的两罐肉松拿出来放在推车上,虽然只有小小的两瓷罐,但好在每个饭团只需要撒那么一小把添添滋味就好。

乔薇还特地准备了两种不同口味的肉松,一种是将煮烂的猪里脊肉搓好之后,放在锅里用小火不停翻炒烘干水分时加入一些研磨好的茱萸粉,这样的话在本身肉味咸味之外又增添了一点辛辣味。另一罐自然就是不辣的。

另外两个较大的圆肚瓷罐里面一个是华大娘腌好的咸白菜,还是去年冬天时,自家种的大白菜,洗洗切切加了盐、糖以及大蒜生姜等配菜一起腌制而成。有时早晨起来简单煮点白粥,来一点这样咸菜搭配正好。如今还剩下这么一罐,乔薇想着放在乌米饭团里应该还不错,咸白菜口感爽脆又滋味十足,弥补了其他食材稍显寡淡的缺点。

当然咸白菜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便宜啊!

这样物美价廉的咸白菜一加入就很好地控制住了成本,乔薇不禁得意。

而最后一罐则是咸蛋黄,不用说还是华大娘去年冬天腌的。

乡下里过冬总是很爱将各种能风干的腌制的食材通通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备好,什么时候想吃了什么时候夹一碗出来。而华大娘自然也是个中好手,于是每年都会收不住手弄了好些罐。前后邻居也就都有这个口福了。

看着小推车上摆的满满当当,乔薇又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东西落下,才将大袄围巾什么的裹紧了自己的身体,起太早了气温还是很低的。然后从黄宅的角门里慢慢将小推车推着往前走。

穿过两条街,乔薇就来到了她的目的地,同福巷。这条巷子不算小,处在水安镇主街尽头的分叉路上。因为从这条同福巷穿过去就是水安镇的县衙,以及县衙后面那一大片宽阔大宅的富户,所以这块儿的摊贩生意还挺不错的。

乔薇又紧走了两步,看见已经有好几家同样推着架子车的人将位置占好了,于是也赶紧瞅准了还剩下的角落,麻利地把推车挤进去。

见位置大小刚刚好,乔薇长舒一口气,为自己的运气感到庆幸。准备开始生火了,乔薇将围住脸保暖的大块布巾取下来,却瞄到隔壁的大娘一直瞅着自己。乔薇便露出一个笑脸,算是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