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寒本身是学医的,说话很有分量。
这样一说,余母渐渐释怀,也是将浅浅和晨晨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来养。
久而久之也不执着余寒结婚的问题。
而且浅浅和晨晨都很懂事,两人都准备在本地读书发展,就想陪着二老。
他们都很懂感恩。
余家二老重男轻女的思想,潜移默化下,也渐渐消散。
安心的享受天伦之乐。
等到二老带着安详的笑容离世,余寒也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院士。
活到六十岁离世。
他离世的那天,许多人都祈祷默哀,还将余寒的一生写成了传奇。
若不是有他的话,养老院的老人们,也不会安心的度过晚年。
余寒也将毕生财产捐助出去。
不被子女赡养的老人,都可以免费住进养老院。
同时他们种植的草药,一直都会有机构来收,无关多少。
只是让老人们多了生活的希望。
平安养老院的老人们,也相继离世。
葛大爷躺下的那刻,深深的叹息,“要不是有余寒啊,我这辈子怕是再也体验不到下田捉鱼的快乐了。”
等平安养老院的老人们离世后。
大家竟然惊奇发现,他们存款了上百万,那些钱都捐给了福利院的小朋友。
自己没多少吃吃喝喝。
老人们一生勤俭节约,就是到老的时候,那些钱都愿意给青春的祖国花朵,奉献自己仅有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希望福利院被丢弃的小朋友们,能有资本,靠着努力走上不一样的巅峰。
至于中医,每个医院都开设了中医馆。
中草药的价格也压到最低。
调理身体的钱,兴许就跟两杯奶茶钱差不多。
况且对于女性,还有特别的关注。只要是怀孕的女性,孕检等等都是免费的。
放弃窈窕的身材,忍受最痛苦的生产。
她们是伟大的。
有中药的调理,很多孕妇难产的几率缩小到百分之一。
大家的思想境界也提高。
也更注重养生。
而医科大每年的中医系都是爆满。
医科大的广场上还做了余寒的雕塑,希望每个悻悻学子都能跟余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