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知她不过是嘴上抱怨几句,并不放在心上,继续道“阿娘,我这么做,亦是为了沁娘与宣王,如今朝中没人想宣王活着,他活着,就是一个未知的变数,只有死了,才能让人安心。”
于皇后面色一顿,她虽对政事不精,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大郎说的道理她都懂,且若非宣王与小二郎是沁娘亲子,她多半亦会赞成赵坚斩草除根,但刀真割在自己身上时,她自然是不愿意的,她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只是他们还这么小,离开了这里的庇护,日后要怎么活下去?”
江絮不知他心思,离开寺庙后,骑马并未归家,而是往城外而去。
马车走在官道上,留下一道车辙,于皇后见赵达赶上来,好笑道“告完别了,我还想着,你要送人家回去呢?”
赵达对她的调侃毫不在意,本就是他故意透漏之事,他道“我是愿意,只旁人未必肯。”
于皇后毫不意外,看江先生方才躲闪的神色,就知道他大概是还没能拿下,可惜给他个机会,还被他自己放弃了,她笑骂一句道“没用!”
“既然如此,何必要帮宣王劝我回宫,若不然,你这会该有时间与佳人独处。”
赵达勒了勒缰绳,配合她车马的速度,与她并辔,道“皇后回宫乃是大事,岂能因他事耽误。”
于皇后嗤笑一声,道“我呸,你可敢与我说说,你今日来的目的?”
她若是这会子还不明白,大郎的心思,可就白活了这么些年了,她亦年轻过,这些小儿女的心思,她岂会不清楚,只是未曾想到,大郎还有如此小心翼翼的时候。
当初大郎对府里那位江娘子亦是痴情的很,宁愿违背圣意,不娶孟家女,亦要将那江娘子纳入府中,如今又来未位江娘子,大郎可算是栽在江家上面了。
虽说这江先生这会子未有心思,但她家大郎这般出彩的人物,如入了府,日夜处着,可就说不定了,她并不担心,只道“即是喜欢,就纳入府中,总归府里还有位江娘子,她们姐妹正好作伴。”
大郎府中人少,又近而立,还未有子,只要他喜欢的,自是愿意纳谁,她都同意。
赵达不好解释,含糊道“阿娘与江先生相处这么些时日,亦该清楚,她岂是愿与屈居人下之人。”
“可她身份不够,若想做太子妃,你父皇怕是不能答应。”于皇后担忧道,江絮是个好孩子,聪慧稳重,可惜她家连寒门都算不上,给大郎寻一个这样身份的太子妃,莫说赵坚,朝中那些人恐怕都不会答应,又劝道“这事恐难办,你莫要冲动行事。”
“阿娘放心,江先生志不在此。”赵达不欲多说,恐阿娘对她生了误会,有心的人一直都是他,而非江絮。
于皇后语塞,略一想江絮往日的举止,这又好似确实是她能做出来的事,难怪大郎如此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