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事情,都看似毫无关系,但巧合太多,连在一起,又很难不让人怀疑,不过,纺织机是怎么一回事?宋翰又做了什么事?她不是早就告诫过他,不要试图破坏这里的时间进程,不过这事尚且不急,眼前还有需要她解决的问题。
她道“你既然知道,那你为何还要帮我?”
林敬道“他已不再为刘赞办事,生死与关中与我又有何干。”
“且我帮你,并非没有条件,我需要刘赞那份武器设计图。”
江絮毫不意外,林敬已经知道宋翰之事,要这设计图亦在情理之中,不过他既然知道宋翰的位置,将他抓来,一样能得到设计图,他虽口中说有条件,说起来,还是帮了她,江絮有些猜不透他的心思,只道“成交。”
东山郡,自刘盖死后,刘盖发妻曹氏因畏惧关中兵力,有心保全独子,在xx兵临xx城时,率领东山郡中诸臣像关中投降。
蔡享听她动了心思,又道“太后,我等本真心投诚,偏那赵坚小人心理,意图赶尽杀绝,实在可恨。”
“他既不仁,我等又为何要臣服于他?”
曹氏亦是聪慧之人,听他之言,面色一变,大王在时,切不能拿下那关中,她不过一届妇孺,又能如何,到时,别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丢了她与大郎的性命,她犹豫道“此事重大,我需要细细考虑一番。”
蔡享见她这样,暗觉她妇人短视,不堪大用,只刘盖虽死,但威名仍在,他尚且需要这刘家小儿当傀儡,又道“太后,臣并非要太后即刻决定,如今这赵坚的重心已经放在南地与蜀地,并无暇顾及我等,我方尚且还有时间,正好趁此机会,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第152章 人心
曹氏听他这话,确实有些理,她本是后周皇后,她的大郎亦是后周太子,虽今刘盖不在了,但后周犹在,投降本就是权宜之计,利用时机养精蓄锐,未尝不可,如此一想,便道“蔡祭酒言之有理,既如此,便照你说的办,我这就派人通知那关中使臣,我有病在身不宜前去关中。”
蔡祭酒见她已经下了决定,不再多说,只道“太后娘娘圣明!”
只未料他方出宫,曹氏并未立即派人通知关中使臣,而是让人先去城中寻来曹家人,商议此事,她虽觉这蔡祭酒之言有几分道理,但对他并不十分信任,自刘盖被杀,她日夜担心刘盖手下这些人,会生了叛乱之心,是以才会那么快像关中投降,哪知关中想借机让她去河东府,她心中害怕,同意这蔡祭酒之言,亦是缓兵之计。
曹家如今掌家之人,乃是曹氏的伯父,他听曹氏来信,暗中思量,当日刘盖数十万大军,都不敌关中,今日后周只剩下孤儿寡母,哪里还有人愿意投奔而来,如何养精蓄锐?
江絮是高兴过头了,忘了这事,听他提醒,道“程将军说的是,我是高兴糊涂了,多谢提醒,耽误将军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