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只因本朝武风盛行,瞧不起背信弃义的行为,对方不好明着解除婚约。秦逸不愿对方为难,更不曾索取好处,主动上门解除了婚约,只是终究有些不满,从此也断绝了往来。

秦逸拜了许多师父,自己也勤勉用心,一心从戎。

祝青亦把七岁的小郡主送去秦家,请秦海教文,请秦逸授武。

小郡主长到十二岁,忽然春心萌动,喜欢上了秦逸,一个比她年纪大十岁的鳏夫。

祝青亦很快发现了苗头。公主于是也知道了,差点拿长戟去戳死他。

不过二人都不是冲动的人——祝青亦十七岁就能把用谋把驸马的把柄摊开在公主面前,而公主殿下带兵杀敌用谋用略也不是真的率真女子。

公主在祝夫人的劝解下冷静下来,一番思索后,装作不知此事,找皇帝借了秘谍把人仔仔细细查了个遍,又找借口和对方来往,发现对方并非勾引小姑娘的居心叵测之徒,反而心胸坦荡是个真君子。

更令二人没想到的是,一向唯唯诺诺的小郡主居然鼓起勇气坦诚了自己的春思。她自幼害怕公主,反而对祝青亦亲近,这一次却能鼓起勇气找到长公主,虽然眼睛红通通的,颤颤巍巍像只受惊的兔子,但这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公主深知小郡主性格缺陷太大,好不容易争取了一回,可不能吓住她。公主和祝青亦商议许久之后,请来了秦海父子商议婚事。

秦怡原本就崇拜祝老侯爷和战功赫赫的镇国公主,对小郡主也怜爱有加,虽然或许没有男女之情,但也愿意一生照顾他。

祝青亦认为秦逸早熟,思虑周全,志向远大,明事理、知进退,可堪托付。镇国公主认为只要成亲不是什么大事,敢怠慢自家闺女就揍一顿,大不了将来和离。她就这一个女儿,喜欢哪个男人就抢回家,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小郡主带着一群武力值超标的护卫和一群人均八百个心眼儿的丫鬟婆子嫁进了秦家。

秦逸果真如祝青亦所料,对郡主十分爱护。郡主性子软、没脾气,还没主见,但这样的人往往善良又温柔,秦逸少年老成,护着小郡主长大,天长日久,感情渐深,对小妻子体贴周全。

郡主生长女朱尧瑛的时候,年纪尚小,自己都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怎么养孩子,秦逸又被长公主塞进了军中历练,时常不在家,便带着随母姓的朱尧瑛回娘家镇国公主府。

朱尧瑛自幼被祝青亦教养,她性子调皮,长相性子像极了公主,深受两位祖母偏爱,弟弟妹妹难望其项背,于是无法无天,年少在尚文苑就是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