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张灯结彩,红绸铺地,楚询携着穆靖安在百官的朝贺中一步步走入皇宫。

及至来到举行朝政的宣政殿前,宽敞的广场足以容纳百官。新晋的帝后二人则携手一步步走上了丹壁,两人站在宣室殿前回首而望时,天地辽阔,百官俯首,颇有种胸怀一畅,俯视天下之感。

礼官早已经定好了吉时,今日两人走的每一步都在他们的计算之中。因此当帝后二人携手登高时,恰好也是举行仪式的吉时。四下里乐声奏响,礼官开始督促进行下一步流程。

正常来说,皇后在入宫前就应该接受了金印宝册,入宫之后就能理所当然的接受百官朝贺。

可今日小皇帝神来一笔,硬生生将诏书扣在了手里,金印和宝册这会儿都还在宫人手里端着。于是不得已,原本定好的流程也要稍改,至少也在要在众人面前先颁下了诏书,等新后接受了诏书,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下一步。百官朝贺之后还要祭祖,昭告天下等等,流程倒与皇帝登基差不多。

跟随了楚询一路的礼官轻咳了一声,又亮了亮手中诏书,提醒楚询场合差不多了。

楚询斜斜瞥他一眼,而后微微颔首,示意他可以宣读了。

礼官没有多想,走到穆靖安对面,亮出诏书之后等着新皇后俯首。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前在将军府时还准备拜下的穆靖安,此时却将背脊挺得笔直。

短暂的沉默之后,礼官小声提醒:“殿下,您该接旨了。

穆靖安闻声看了过来,显然是听到了,但扔不见下拜的打算。好在没等礼官为难,楚询便自觉往她身边又站了站,原本就离得很近的两人,这次是彻底并肩而立了。

礼官瞧瞧这个,又瞧瞧那个,忽然就明悟过来——皇后的态度转变,显然是小皇帝示意的。她并不想让自己的皇后为一道诏书屈膝,都跟着并肩而立了,难道宣读诏书的自己还能要求皇帝自 己也跟着跪下听宣吗?不然单让皇后跪下,那也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