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心动,再看看楚询,其实也没比他大几岁,便壮着胆子道:“真给我米?”
楚询便把布袋打开给他看,怕他不信,还直接把米袋递给了他。小孩儿一下子就抱住了米,紧接着拍着胸脯对她保证:“你放心,我最会赶牛了,肯定能帮你把牛赶回城里。”
他们这边说着话,已经跑远的小孩儿见了,又慢慢挪了回来。还有人冲着小孩儿招手,示意他赶紧跑。但已经收了楚询报酬的小孩儿自然拒绝了,还招呼了自己的弟弟过来,打算两人一起帮楚询把那一群牛赶回城去。至于报酬,自家人就能做的事,自然舍不得分给别人。
楚询用二十来斤米换了小孩儿帮她把牛赶回城里,算是相当实惠了。路上和俩小孩儿闲聊几句,才知道外面的百姓可比她当初的村子艰难许多。
不管怎么说,楚询那一村子都是姓楚的,宗室再落寞,一支里也总有混得好的。耕牛在村子里不算多稀罕的东西,哪怕许多家没养,可也总能租借得到。但这些百姓就不同了,那真是一个村子都找不出一头牛来,小孩儿给人放牛也是地主家的,不会借给他们。
现在正是春耕,小孩儿一家几乎都耗在了田地里。包括比他大两岁的哥哥,也早下地拉犁了,他是身体弱力气小,才被安排出来找野菜的。
小孩儿看着那一头头健壮的耕牛,羡慕都快从眼睛里溢出来了:“小郎君,你是哪家的人啊,怎么用得着这么多牛?而且现在还是农忙,你怎么就把牛赶出来了?”
楚询头一回被人这么称呼,稍稍愣了一下,旋即说道:“没,这些牛不是我的,是军屯用的。”
小孩儿一听,顿时不敢多说什么了,可眼里还是羡慕——他帮地主家放牛,当然看到过耕牛犁地时的轻松,一个人一头牛,一天就能犁不少。不像他们家累死累活,还犁不了几亩地。可惜没有牛就是没有牛,看得再羡慕,也不是他家的。
楚询已经亲自试过拉犁的辛苦,当然也能看懂小孩儿眼中的羡慕。她骑在马背上看着这群牛,想了想问小孩儿:“如果官府有牛可以出租,你们家会去租吗?”
十一二岁的小孩儿虽然不能当家作主,但已经明白事理了,听了楚询的问话心里立刻盘算了起来。租牛当然得花钱,他家也不富裕,可用牛耕地真是省时省力。现在桐城换了主人,听说还算太平,如果父亲叔伯他们能用省下来的时间进城做工,说不定可以把租牛的钱赚回来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