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聪明,也很谨慎,”高云衢勾了一下嘴角,又放下,板着脸道,“若你不是此案的监察御史,我应该是要夸赞你的。”
高云衢强调了一遍:“若你不是此案的御史。”
“为何呢?卓观颐一案她是苦主,我知道无路可走的困苦,所以想帮她。而陛下想要一个案子来重掀议论,我便把这个案子送到她手上。甚至您也认可修法一事。我错在哪里呢?”方鉴抬起头,眼眸里是满满的光亮,坚定地看着高云衢。
“阿鉴,这些都是没错的。”高云衢看着她,叹道,“审时度势,借力打力,你学得很好。”
“但,阿鉴,你告诉我,当值监察御史遇到登闻鼓案件时,应负的职责是什么?”
“理清原委,静观默察,监督全程,确保每一环节皆是清朗无垢……”方鉴垂下眼眸,不敢再去看高云衢,她明白了。她考虑了所有的事,抓住了所有的机会,独独没有想到自己作为监察御史的职责立场,她做了对的事但她失职了。
“我与你说过,御史是明镜,要将所有污浊都照出来,而镜子是不能有自身的偏向的,因为你代表着法。”高云衢点了点她刚才写下的那幅字。
“可是老师,如卓观颐一般的人活在律法的夹缝里,苦苦挣扎,难道这世道就对吗?我想让她们活出个人样来,难道不对吗?”
高云衢看着方鉴眼里的火光,没有人比她更喜欢这光芒,她在心中叹了口气,年轻的孩子总要经受过风雨才能明白年长者的用心:“这是没错的,阿鉴,你能不忘初心,这很好。我只是希望你能记着,正义的践行不应以践踏秩序为代价。”
“所以陛下和老师要修法?”
“是,律法才是治国的基石。”在方鉴看不见的地方,高云衢的眼中也有着灼灼火光。
高云衢停顿了片刻,拍了拍方鉴低垂的头颅,笑道:“无妨的,抬起头,我并不是在责备你,只是作为长辈给你一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