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李康当做棋子,一边利用,一边提防,得知李康要启用萧怀玉,并代替受伤的太尉曹寅时,皇帝并没有反对,但却安排了几个心腹将领作为副将,其中就有中郎将郭鸿麟。
——楚宫——
授命当天,萧怀玉并没有直接接取朝廷的调令,而是提出了几个要求,其中便包括她要带走西州以及分散在北境的旧部。
前线的战事吃紧,时间紧迫,李康只得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蜀中。
萧怀玉这一请求,引得皇帝起了猜忌,然而边关的战报频传,加上萧怀玉的旧部,所有人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人,而楚国朝廷又将希望都压在了她的身上,皇帝遂下诏同意,将陆兆麟与张伯阳的兵马,编入左卫将军萧怀玉的帐下。
除了关于兵马之事,萧怀玉又向朝廷索要粮草,而这正是楚国现在最大的难题。
连年征战,国库的亏空越来越大宗室开始减少开支也只是杯水车薪,短短两年,便已多增税收三次。
地方小规模的暴乱不计其数,但都被朝廷压了下来,如今年关将近,朝廷若再次增税,恐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荡。
“大王如果只是想要守住城池,那么靠这些人马,末将可以守住。”萧怀玉道,“但若要收复东境,没有粮草,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何来的斗志。”
“朝廷已经在想办法筹备了,但是你要的数目,太大了。”李康为难道,“这些粮草,足够全军一年之用了,短时间内,你要这么多做什么?”
“安抚人心。”萧怀玉道,“只有让将士们知道,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有底气,不畏强敌。”
“士气,也是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萧怀玉又道。
李康低下头,“可我一下子,从哪儿拿出这么多粮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