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方面,季逢月远远不如沈望舒,她很少在意旁人的反应,总是自顾自做自己的事,如果不是沈望舒,季逢月恐怕连社交用的温和面具都做出不来。
对病人太冷漠,这对医生来说并不是好事,所以季逢月后来想改变自己唯一的弱点。
沈望舒就是季逢月心中暗暗学习的目标。
季逢月从来只愿意将视线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人身上,就连要学习社交技巧,她也只想从自己喜欢的人身上学习。说实话,其他人在季逢月眼里都是空气,有些甚至是聒噪烦人需要被无视的“东西”。
而现在,季逢月过于自我的毛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对最不该表现出的人暴露出来了。
或许是因为和十五岁的沈望舒相处时的氛围和感受,与前世几乎没有差别,所以季逢月下意识对她“得寸进尺”,表现出的态度太过熟稔。
但是季逢月忘了,这一世的两人,仅仅只是相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的同桌。
沈望舒会对季逢月的接近产生压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季逢月有想过直接和沈望舒道歉,但她又想到沈望舒说的,如果真的把她当朋友,就没必要如此认真地道歉,因为这种态度代表着“疏离”,也代表她没有将自己当成真正的朋友。
这个前提条件让季逢月心中有了顾虑。
人际关系是需要维系的,之前一直是她在主动,现在沈望舒对她给予回应,沈望舒的自我勉强,对她们的友情来说似乎是好事。
可比起加深亲友感情,季逢月更想要让沈望舒开心,她不想给喜欢的女孩丁点压力,更不想让总爱忍耐的沈望舒勉强自己。
该怎么做比较好?
季逢月只犹豫了一会儿便想到解决的办法,她该直接去问另一位当事人。
她的暗恋对象,是一个真心坦诚的好人,只要用同样坦荡的态度对沈望舒,她就一定会给予同等的回应。
性格认真的沈望舒,不会用敷衍的回答搪塞别人的问题,这也是季逢月最喜欢她的地方之一。
可是在六班同学渐渐熟悉之后,想要找到和沈望舒独处的时间,并没有那么简单。
尽管在最初班会课的自我介绍时间,沈望舒和季逢月一样,除了名字,没有说更多的话,但是很显然,自带一股柔和气场的沈望舒比季逢月要受同学们欢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