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的军队与政令一同下到邓州,双方交战不到三天,秦显即兵败身死。
周守义是先皇后的义兄,周家倾覆之后,他们这群义子好生沉寂了几年,连姓都改了,后来秦宸章得势,重聚周家旧部,这才把他们重新笼络在手上。
秦宸章在京城对百官士族施以刑法,周守义等人就是她的飞鹰走狗,指哪打哪,来到邓州后也是一样。
既然逆贼主犯已死,邓州其他官员自然忙不迭的恭迎周守义的军队进城,却不想,周守义持刀把这些官吏尽数都砍了,又破其宗族满门,将数千具尸体悬挂在长街示众——
邓州事变之后,燕国境内对女帝的征讨一时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秦宸章缓了口气,这才稍稍将目光放到政务上。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秦宸章拥有一个政治家绝佳的铁石心肠和雷霆手段,但并不长于政务。
她生来就是皇权至上的受益人,同时也是皇权至上的践行人,她并不以苛待百姓为乐,但也从来不觉得受了万民供养就一定要回馈什么。
景贞帝晚年时大兴土木,喜爱奢华,无数人进言劳民伤财,恐伤国本,秦宸章当时固然是因为要取信于先帝才纳头领命,但青黎知道,其实她对那些言论也不屑一顾的很。
所以在那个未来里,秦宸章称帝四年而终,委实算不得遗憾。
好在如今有青黎,她虽然没有从政经验,但想来这世上的事总也逃不过吃穿住行。
秦宸章掌权之后,朝廷便着力于提高农业生产,将引进高产农作物和普及新的耕种技术、工具作为首要,还向各州县颁发了《农耕纪要》,令当地官员作为劝农参考。
其中最为瞩目的是秦氏皇庄,毕竟在皇权时代,皇帝是这天下最大的地主。
秦氏皇庄光在骊京就有良田数万顷,秦宸章一登基,皇庄中便有一半耕田用来种植公主府之前培育了三年多的红薯秧苗。
天授元年冬,皇帝祭天,将亩产三百斤的红薯推恩为吉兆。
南北诸地斥女帝妄言,不敬天地。
秦宸章暂且忍了,然后整装了一下,将京畿卫一带的军队饮食翻了一番。
至于“穿”,燕国织造业并不发达,布帛原材料多是丝、绵、麻、毛,其中麻产出最大,所以民间又以麻衣为主。
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一家五口只能凑齐一条裤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