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朝堂与前朝一样,同样是沿袭秦汉时期的职官设置,很多职守与品秩也类似,或许偶尔有些变动,也是细末。
秦宸章看了一会儿,便也取了笔,另选一张宣纸在旁书写。
读着读着却又皱眉,用笔勾住一处标记,之后又连续勾了几处,跟着换了几个姿势。
衣衫摩擦婆娑,青黎转过头“看”她。
秦宸章抿唇,她往日在青黎面前随意,但其实非常有度,类似朝堂之事几乎没在她面前提过。
此刻被青黎疑惑地看着,她才稍微解释了下:“中尉在秦,是位列九卿的武官,执掌京师治安武库,属官有两丞、候、司马、千人等。如今在燕,却以典兵为职,此处有变,所以旗下属官也应当有变。”
她说得含糊,青黎却明白她的意思。
昭义公主因宗室法理不可入朝堂,秦宸章出宫开府之后,身旁自然也无精通朝政之人专做指点,百官职守和细分派系她只知大概,若要精深,只能从旁摸索,再类型比对。
青黎想了想,道:“《百官公卿表》是秦汉时期的职官详解,历经几朝,自然会有许多变动。”
秦宸章嗯了声,声音随意。
青黎说:“你若是有惑,为何不着人重修此表?”
秦宸章这才一愣,抬起头。
青黎没听到她说话,便继续道:“《汉书》八表出自班昭,班昭可修《汉书》,你是公主,为其中一表做修注,或者单做一表燕国的《百官公卿表》,可是有不妥之处?”
秦宸章眨了眨眼,说:“当然没有。”
青黎点头,道:“我修医经,需要了解上百种病症,时不时还要请教府上御医查漏补缺,详尽其病因病理。殿下若要修《百官公卿表》,想来也需要请教朝中丞相大臣,或者进入翰林,参读百官名录。”
秦宸章已经两眼闪亮,掷地有声:“当然要如此!”
她站起来,在桌前走了几步,最后双手撑在桌上,声量渐高:“何止《百官公卿表》,我还可以修《汉书》十二纪,十志七十传,修完《前汉书》,还有《后汉书》!”
青黎将笔放下,面上不显,心底却为秦宸章的政治敏感微微惊叹。
在青黎所知道的一处世界历史中,有位女皇便是以修书为由,招揽了无数文人志士,撰书之余,参与机要,逐渐汇成私人内阁。【1】
而这个世界里,秦宸章最后能登位,主要依靠的是继承,是景贞帝死前那几年给予她的权柄。
但这权柄并不易拿,不过四年,这位年轻女皇便被一箭射杀。
如今秦宸章还不到十九岁,她有野心,但目的地却并不明确,只等太子秦元良死了,她才会慢慢苏醒。
青黎原本并不打算过多插手她的命运,但也不吝于在细枝末节处施予一两分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