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车上被绑了足够多的人,哪怕它的未来不一定成功, 可只要它能往前走,每一步带出的都是惊人的财富。
于池也随着这股“水涨船高”的攻势, 脱胎换骨,声名鹊起,圈子里谁再提起她,都要赞叹一声于女士厉害。
于池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因为在她心里青黎才最厉害。
于池工作很忙,青黎的工作也很忙,但如果不是彼此亲密,于池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青黎的日常作息堪比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旋转,又游刃有余。
她很少熬夜,清早有固定的起床时间,早饭前会看一会儿书,大多数是专业书,偶尔会看一些小说杂记,她不能做很多常规的运动,但基本每天都会留出时间散步,她还会打八段锦。
她在同一时期可能要在三个实验室打转,或者在做跨国交流时同时兼备商业上的谈判,她也会在周围人短暂的质疑声中给自己休假,去看一些歌舞剧,或者去度假山庄小住。
她很少会因为什么事慌乱,那些意外,那些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不可控,她总是平和地接受,快速地适应,然后给出解决的方案。
她不执着,却能一直坚持地走下去。
于池有时会想,如果不是青黎,她可能很难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青黎已经足够小心,但偶尔还是会在季节变换时生病,吃很多药,住院修养,以此来应对从前那些大手术遗留下来的并发症。
于池在这种时候经常羡慕青黎的秘书,因为青黎允许她陪护,但若是她敢不管不顾抛下一切,青黎即使不说,于池也能看出她的不赞成。
有一年冬天,禹城很冷,下了很大的雪,于池飞机晚点,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清晨。
青黎穿着蓝色条纹的病号服,在暖气充足的病房中吊着药水沉睡。
那天她趴在床边看了青黎很久,直到青黎醒来,轻声对她说:“于池,别害怕,我不会死。”
我不会死。
青黎说这话时,面容比长途跋涉后惶恐不安的于池还要精神些,一双眼睛乌黑,清明澄净。
她总是这样,说话带着天然的信服力。
青黎好的时候状态也是真的很好,或者说是她的精神状态很会骗人,那些长年患病之人身上常见的颓靡,她从来没有过,实验室里带过的学生,极少能在与她相处中看出她有那么大的健康隐患。
而青黎的身体在大多数时间里,也确实是好的,毕竟莱昂尼的手术很成功,如无意外,她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活很多年。
青黎不是伤秋悲月的性子,自然也不会时时杞人忧天,所以通常时间下,她还是会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偶尔在院长施压下发些论文,拿一些奖。
于池也逐渐包揽青黎研究所里全部的研究费用——在全息技术全面推广后,娱//乐城的项目已经单独成立为公司,并且成功上市,至此,融科集团内部的产业格局转变为老牌房地产、互联网游戏和主题公园建设。
三大产业,于池占其二,因此整个集团对她言听事行,她想拿钱给青黎做研究经费,没有一个人能说不,于荣年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