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瑶和沈淑慎回信之时,常常不知谢文琼身在何处,便也只得寄往官驿,待等谢文琼在一处城镇停留久些,再往官驿询问,彼时再送信到手。然而,有时并非是一封信不曾拿到,而是几封信不曾拿到,这几封信又散在不同官驿,送到谢文琼所在地之官驿时,也错乱了回信先后之序,纵然落款处有日子,有时谢文琼也不知那时究竟回的自己哪封书信。
谢文琼只寄一封信后,二人也便只回一封,将二人所想写在一处。若是沈淑慎回信还好,沈淑慎细致,知晓谢文琼恐怕不能立时得信,便每每俱在信中标明何事收到她来信,信中所言何事,倒省去了谢文琼回忆的功夫。而若是谢文瑶回书,开头常常简洁,略提一句“皇姊来信云……”,便顺着写下去了,故而谢文琼常需和岳昔钧一同回想,此信究竟回的是哪封去信。
这日也是如此,谢文琼和岳昔钧看罢谢文瑶的回信,谢文琼道:“皇姊回的是月前在未城那封罢?”
岳昔钧道:“在未城寄了两封信,恐怕回的是第二封。”
谢文琼道:“正是,这回第一封的信并未到手,不知皇妹写了甚么,这信恐怕是接着上一封中所言,如今单看就有些不明不白了。”
岳昔钧道:“那也只好等等了。”
谢文琼道:“是了,正巧这城佛法兴隆,大娘要多住几日,我们可多等等书信到来。”
岳昔钧道:“不错。”
却原来,大娘礼佛虔诚,若是遇到寺庙,常常入内供奉,其余人等也并不觉麻烦,时时相陪。在未城住的这些时日,大娘也常常坐车沿街而行,若是见了佛门之地,便下车来。
这一日,又途径一处庵堂,大娘意图进入礼佛,车马便停在了近处。
谢文琼和岳昔钧也相扶下车,共入庵内。
其时,正值冬季,琼花漫天,银树凝雨。而这庵并不大,同莲平庵相似,一眼便可知其大致格局。地上积雪,前院香炉也被大雪盖住,供香点了便灭,因此院中无人参拜。
谢文琼回首瞧了一眼来处雪上脚印,忽然玩心大起,将脚踩了一圈,笑道:“若轻来看,可像一朵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