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朝早在磁州时就跟随赵易,那时宁王还不是兵马大元帅,只是一个即将入金营的质子。赵易对外多番感激韩云朝昔日的追随和筹谋, 想必她不仅是一员将领, 更是赵易的心腹谋士。
连赵易当初选择不去金营,甚至太后和皇后失踪后再次现身, 说不定也都是韩云朝的谋划。毕竟这一切都和韩云朝回京对得上,她回京简直就是为了救出赵易的家人。
这样一个将领兼军师,而且还是皇帝的心腹,想必比其他还未成长起来,不知道能力的武将要好得多。
于是,韩云朝领下带八万大军南下追击金人的任务。她知道群臣认为她是赵易的心腹,一心为其着想,不由得十分好笑。
她的确一直尽心尽力为赵易谋划,但说到底也是为了赵凌月。在最开始,倘若宁王没有获得大权,赵凌月也不会合法的拥有带兵和参政资格。
在这个时代,上位者的认可实在太重要了,赵凌月自立为一军之将或身为公主参政根本不能服众。如果是被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后续的天子认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连三国时期,汉献帝再大权旁落,皇帝亲封的官职也非同小可。关羽的汉寿亭侯职位跟随他余生,他始终以此自居,爵位比肩刘备的宜城亭侯。
而孙权就算拥有江东土地,也只能低声下气的请求曹操,表奏皇帝给他封侯。
现在,赵凌月是皇帝亲封的镇国公主,已经可以上朝参政。以后最后一个皇子被抓走时,群臣拥立她便也顺理成章。
如果赵易在最开始就被抓走,赵凌月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天子的选项中,反而其他赵氏宗室男子会争夺皇位。甚或,天下非赵姓将领也会争相自立。
韩云朝一边想着这些事,一边跟随枢密院大臣领取公文,交接兵符。她虽然是京西承宣使,但并不带走京西兵马,依然节制原来的关陕军南下。
临走时,韩云朝向赵凌月辞行,赵凌月一路把她送到宫门口。
“一路小心,这次真的要分开一段时间了。”赵凌月说着,十分感慨。
她留在京城参与政事,韩云朝领兵外出作战,倒还真是越来越像君与臣的关系。赵凌月想到这里,不由得苦笑,她怎么也被韩云朝的话感染了。
韩云朝回头看着赵凌月,忽然意识到自今日一别,再回来,就真的是遥远的君臣关系。
这位她崇拜已久的偶像,还没有机会没大没小的观摩一番。就算不能猎奇的好好观察对方,但抱一抱总该有的吧。
虽然上次收服关陕军时已经共乘一骑过,但那时事态紧张,马匹又跑得极快,根本无暇感受近距离接触偶像的猎奇。
她这样想着,不由得浅笑着上前,走近赵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