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改革之后,发展相应而向前,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里,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火车汽船等相应而生,世界进入更先进的蒸汽时代,也就是世界发展了,这就是改革推动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发展会带来更多利益,创造更多收益,百姓就业得到解决,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实现绝大部分的人安居乐业,社会和国家就会呈现出稳定之态,(史书上的种种盛世都不一定保证绝大部分人能安居乐业,我们看到的所谓盛世,其实可以理解为统治者们的狂欢。)
综上所述,只有改革和发展推进得好,民生向好发展,社会和国家才会更稳定。
三者之间是矛盾的,但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矛盾的平衡点在于改善人民生活,即:让老百姓过得好。让百姓知道跟着朝廷有饭吃,百姓知道改革和发展能让大家过得更好,才能朝廷说啥大家听啥,百姓才会支持朝廷改革,但封建制度里最大冲突点不在百姓,而在封建地主身上,要先消灭封建地主阶级,朝廷才能和百姓直接联系上。
如果消灭掉封建地主,那么社会性质就可能不再是封建,而是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等资本主义把劳苦大众压迫到走投无路时,那么无产阶级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周系列里,如果封建制度结束,那么大望四柱里的赵林谢,以及赵她媳妇吴子裳,包括柴睢谢随之舒照等后辈在内,应该就都是资产阶级,即便这些人有点良心不压迫百姓,但改变不了资本家压榨工人掠夺剩余劳动力的本质。
以上,无关创作写文的东西就说到这里了。
48 ☪ 第四十八章
◎祸心深埋◎
及至酉时二刻学庠下学,天色因雨彻底变黑,学生们走完是在又小半个时辰后,李清赏站在差房门里等许久。
甫隔瓢泼雨幕认出夜色中那道颀长身影,她便撑着伞冲出来,踩着地上积水一头扎进柴睢油纸伞下。
“就知你会来接我!”她微仰起脸看过来,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满满欢喜,仿佛凉风冷雨中漫长的等待注定有此结果。
“路上遇见点事,耽误了时间,”柴睢把收着伞的人往自己伞下再拽,油纸伞往她头上偏去时,风吹斜的雨柱尽数打在自己后身,“让你久等了。”
李清赏把不动声色偏过来的伞往回推,顺手拨了下鬓边滑下来的缕青丝:“不要紧,知你最近忙,我原本还以为要自己回去,你能来我就很开心啦!”
“走罢?”柴睢望眼笼罩在风雨夜色下的学庠建筑,问。
李清赏挽着柴睢胳膊朝停在路边的梁园马车去:“走走走,赶紧回家,天都黑透了,又冷又黑,别人说今个这雨恐下到深夜也难停。”
然而待钻进马车,密集雨点砸车顶的巨大声响中,柴睢给李清赏递上干爽巾布与热水,掸掸身上水珠道出了让她路上耽误点时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