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皇上难当+番外 融泥 1801 字 2个月前

对朝臣不站出来为倒燕派说话,李攸烨并不感到奇怪。一向以大局为重的高显等人,就算再惋惜她的驾崩,也不会愿意看到玉瑞因&nj;此四分五裂,当务之&nj;急必是&nj;选出后继之&nj;君以运国&nj;祚。而&nj;当时的情&nj;况在中&nj;立势力看来,立不立新君只是&nj;时间&nj;问题,在燕王系看来,立不立世子也只是&nj;时间&nj;问题,而&nj;对倒燕派来说,只要&nj;是&nj;立,就是&nj;问题。他们既抓不到燕王弑君的证据,又故意拖延新君册立,并且擅弄兵权,无疑犯了朝中&nj;大忌。朝臣当然不会站在他们这一边。而&nj;与此相&nj;反,燕王系虽然志在夺位,所秉承的也不过&nj;是&nj;国&nj;不可一日无君,燕世子登位合乎礼法的规矩,并不触碰朝廷禁区。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朝廷的风向是&nj;偏袒向了燕王一方,但实际却未必如此。李戎沛想必是&nj;看透了这点,所以才使出刺杀这种非常手段,目的就是&nj;为了要&nj;激怒他们,把他们往朝臣最忌惮的方向逼,一旦他们沉不住气,发兵围城,那么蛰伏在京的上官景赫就能以平叛为名&nj;先发制人,将倒燕派一举清剿。

谋划得如此周妙,详尽,似乎每一步都算到了,然而&nj;事情&nj;发展真能如他们的意吗?若是&nj;如此,今天坐在金銮殿上的就不是&nj;李攸熔了。她很好奇那只隐藏在背后的老狐狸会采取什&nj;么手段,扑击猎物。

“后来内阁更是&nj;传出了话儿,要&nj;在‘三日后召开宗法大会,推举新君’,这相&nj;当于承认了你驾崩的事。燕王派的人自是&nj;求之&nj;不得,我等力争无效,只能选择后退一步,决定在宗法大会上拥立烁儿。”

“宗法大会,推举新君”,李攸烨阖了阖眼皮,也只有那个人能想出来这种狡猾的主意,一方面满足了燕王系尽快立君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稳住了手握重兵的伦尊等人。既然他们觉得宗法对己有利,那就叫“宗法”大会,他们想要&nj;拥立别人,那也给他们‘推举’的权力。如此双方都不得罪,先将所有人都稳住,集中&nj;起来加以控制,最后再实行釜底抽薪之&nj;计。她已经可以预见他收网的时刻了,老狐狸果然是&nj;老狐狸,即使手中&nj;无一兵一卒,也可以出其&nj;不意扭转乾坤。

老狐狸志在让李攸熔复位,维系皇族正统,可谓费劲了苦心。不过&nj;,李攸熔在帝位上已经失尽了人心,想要&nj;扶他重新登基,也没那么容易。李攸烨站在上官景赫的立场,为他设想了一下&nj;,如果他能看出老狐狸的目的,这个局其&nj;实很好破。她也不相&nj;信上官景赫会看不出,老狐狸即使谋划得再精密得当,到了关键时刻,胜负往往取决于硬碰硬的底气,这一点上官景赫不输给任何人。

如果真到了无法挽回的那一刻,有谁还能阻止狼子野心的燕王和上官景赫?

李攸烨是&nj;以现在的结局来猜测当时的情&nj;况,她实在想不出,谁会是&nj;决定局势发展的关键。如果连江令农也未必斗得过&nj;的人,谁又能与他斗?她想遍了所有人,设想了种种可能,却终究没有想到,最终阻止了上官景赫,改变了这一切的,至关重要&nj;的人会是&nj;——上官凝。

第205章 还酹千古(一)

时光倒退如梭。

皎月溶溶, 照耀着冷冰冰的慈和宫。这里的景致一分未增,一分未减,只不过退回到了旧日模样, 为何还会感&nj;觉空落落的?江后起夜后在这殿廊里走,觉得陌生, 就问身边提灯的宫女&nj;, “今夕何年?”宫女&nj;愣了愣,忙恭谨地&nj;回答,“回太皇太后, 今个是靖朔元年腊月十五。”

她恍然似的回过神,喃喃着,“原来没有回去。”目光触到地上的银光,又沿着宫墙望到天上,“又回到月圆了。”那&nj;又怎样呢?不过又是&nj;一段残缺的开始。他们从月圆中来,又从月缺中走,从来都无牵无挂, 潇潇洒洒,只剩下她。已经习惯了的,再去习惯就好, 不去想便不会痛。

可是当你不去想时,偏偏有人&nj;要提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