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今年秋天,程数偶然间得知米国的“艾拉”纳米机器人可以实现微创超低风险的脑动脉瘤手术。这意味着程女士的治疗方案有了新的突破。
这些年,她一直担心母亲的病情,也动用了身边所有的人脉去打听相关信息。
好不容易见到了希望的曙光,程数的第一反应就是先去拿到程烁冬的病历,以便后续跟国外的医生交流。
在告诉罗芸,“艾拉”可以帮助程女士做手术之后,罗医生的反应很奇怪。罗芸不仅不愿意提供程烁冬的病例信息,反而含糊其辞避重就轻,只说程女士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出境。
程数疑惑了,不管去不去米国做手术,和国外的医生探讨一下病情总归是可以的吧。但罗芸没给她争论的机会,旋即借口有事挂断了电话。无奈之下,程数只好上网搜索罗医生所在医院的官网,用程烁冬的身份证号登陆患者账户,甚至还用了点小手段破解密码,最后却发现程女士并没有任何关于神经外科的就诊记录。
罗芸曾言之凿凿,程烁冬一直在她所任职的医院保守治疗,结果这家医院里却并没有程女士的病例信息,这意味着:
——程烁冬患病是假的。
这八年间,程数曾为程女士的病情焦头烂额过无数次,罗芸也曾有过无数次和她坦白的机会,但是罗医生没有这么做。
最后一次,是2033年的11月17日,程数当着罗芸的面登陆程烁冬的账户,揭穿了罗芸的谎言。罗芸这才承认,她骗了程数。
程数问,这个愚蠢至极的骗局是你一个人策划的,还是和程女士一起策划的。
罗芸回答了后者。
程数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激动。
原来,她和叶眠的婚姻是源于一场骗局。
一场可笑至极的骗局。
知道了这一切后,她又该如何面对叶眠?
其实这些年,程数的精神压力一直很大。程女士的“病”,裴笙的病,照顾孩子的重担一直压在她身上。
她就像一根紧绷着的弦,先是记忆提取的实验失败,裴笙病情好转的希望再度破灭;后来又被告知困扰她足足八年的心结——程烁冬的病是假的,仅仅只是为了骗她去结婚。
轮番的打击,让程数一时间无法接受。
大脑启动自保护机制,于是三天后,她睡醒时忘记了这一切。
记忆的机制很简单,当外界契机刻意去引导时,尘封的记忆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翻涌而上,将岸边的事物搅成一滩烂泥。
程数头痛欲裂,脸色也几近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