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正常,每个地方招生组有区别,我们这边比较浮夸嘛。”孙昭说,“我这被打电话,多半是以前摸底考试还有期末考的时候发挥还行,有两次进了前四十,但这回差了些,没啥希望了。”
宋祁于安慰:“现在还不确定,等分出了才知道。”
孙昭笑着讲:“我很满意了,真的,反正目标也不是北京那边,我就想去上海,希望之后能顺利一些,成功报上。”
宋祁于说:“应该可以。”
“你也稳住,这次绝对行。”孙昭鼓励道,“我私下里问过刘老师了,刘老师跟我透露,今年上七百分的应该不多,整个年级估分七百以上的都没超过五个。”
宋祁于抿抿唇:“有点少。”
孙昭说:“比前两年都少。”
聊会儿成绩,再讲讲日常,一通电话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末了,孙昭随口问:“你这两天咋样,你洛姨过生好玩吗?”
宋祁于默了片刻,回答:“一般。”
“很多大人吧?”
“除了我都是。”
“我就知道,我们家也这样,无聊得很。有时候请吃饭也不好好过,请一堆这样那样的合作伙伴,严肃得不行,还会被管着。”
“嗯,没啥事能做。”
孙昭感慨,说起这个就颇为感同身受,很能共情宋祁于的处境。宋祁于略过了不愉快的方面,转而问学车咋样了。
挂断电话,微信上弹出新消息,又有新的好友申请。
宋祁于点了“接受”,等对方讲完了,随便回了两句就下线。她这样的性格就注定难伺候,本来目标就定了,也犯不着犹豫。
这事该知会黎洛一声,可由于某些烦人的变故,宋祁于转头就抛开了,沉心到肖老师那里继续上课。
后两天,还是肖老师问:“有学校找你了没?”
宋祁于说:“有几个。”
“你们这届分不高,前阵儿我看了下估分统计,听说德华那边更不行,挺恼火的。”
“好像是。”
肖老师惋惜,讲起附中现在新的那一批高三生——宋祁于他们下一届学生,边摇头边感慨。宋祁于刚到江北市那会儿,肖老师教的就是高三,原本今年该正常轮换到教新一届的高二,但新高三有位女老师意外怀孕了,他便临危受命又被调到新高三补空缺。新高三的生源质量不如宋祁于这一届,差了不少,肖老师没能再遇到好苗子,对宋祁于是越看越顺眼。
“你报志愿要考虑清楚,别浪费这次机会。”肖老师郑重叮嘱,“如果真的是想在数学这条路上走下去,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一行不能混,大学数学和高中不是一个概念,再往上,更难,以后肯定辛苦。”
宋祁于应道:“知道。”
“有问题找黎洛他们。”
“嗯。”
回去了是黎洛先问起这个,宋祁于漫不经心,说:“都是先来探探口风,也就那样,没怎么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