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还不适应的考试题型,后面还要多加练习。”英语老师讲得委婉,又怕家长听不懂个中的深意,“另外,历年来看,我们这边的英语考试难度都偏难一些,宋同学底子还行,不是很差,还有一年半时间,宋同学只要肯努力,应该还是能追上来。”
别墅三楼有单独的书房,原先是黎洛的个人工作区,现在加了张桌子,用以补课和宋祁于学习。
楼上的书房比一楼的宽敞,里面藏书不少,一排排全是名著和专业书籍,还有黎洛读书时留下的课本与资料。
宋祁于的桌子挨着黎洛的办公桌,位于靠窗的那边。这屋里的物件很齐全,部分看起来有一定年头了,满带上世纪风格,明显是以前才有的东西。
“如果不想坐这边,也可以换到对面去。”黎洛柔声说,“靠窗光线好一点,没那么伤眼睛。”
宋祁于嫌麻烦,懒得换位置,搬来搬去费劲儿。
西侧面的三脚架上摆着一盆绿植,旁边的矮柜上还有两张镶框的照片,其中一张是黎洛小时候拍的,一家三口的合照,另一张是黎洛大学时和同学朋友的合影,上面基本都是洋面孔外国人,一看就不是国内这边的。
少女时期的黎洛和现今差别挺大,那会儿的她白净又青春,纯黑直发,气质文静,面对镜头还有些拘束,不太能放得开,整个一小姑娘样。那年的褚教授和黎老师也还是意气风发,尤其是褚教授,大方自信,穿着十分前卫时髦,很有九十年代的港风韵味。
宋祁于不由得看了几下,注意到了这个。
黎洛轻扣桌面:“别分心,专注一点。”
“那个什么时候拍的?”
“哪个?”
宋祁于指向旧照。
黎洛了然,想了想,回答:“十八年前,我刚上高一那年。”
“你入学年纪很小。”宋祁于关注点比较偏,不大用心。
“那时候我们这儿没有年龄限制,考得上就能读。”
“当时考生也没这么多。”
“少一大截,竞争力差远了。”
宋祁于问:“高考难度咋样?”
黎洛接不下去,停顿片刻,实话实说:“我没参加高考,高中以后就出国了。”
“嗯。”
“不过当年能读完高中的人都不算特别多,跟现在很不一样。那时难点不在考试上,有的家庭供不起大学生,条件差,考上了也读不起。”
“听说过。”
尽量不和小孩儿聊现实苦难,黎洛硬生生止住聊天,敲打对方:“看这儿,不要瞎琢磨别的。”
宋祁于收起目光,不乱看了。
晚一点,趁这人在背书,黎洛起身倒水,同时不着痕迹倒扣那张大学合影照,将其压着。
宋祁于不是瞎子,自是发觉了端倪。没多久,那张照片连同相框都消失了,被黎洛藏起来了。
也许是不愿被窥视隐私,想隐瞒什么,也许是临时起意,腾地儿换别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