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诱心+番外 花知梨 1908 字 2个月前

“均好均好,主持见了你定会开心。”

这是真话。

云谨少年时在这珈竺寺中就因独具慧根,再加上谦和知礼,而颇受主持的喜爱。

贵为皇家的子孙还能如此人品心性,主持当时便觉得这孩子日后必然能有一番作为,于是偶尔还会抽/出些时间来与云谨讲讲经书。

看得多了、听的也多了,导致那卷清心经云谨至今仍能流畅背诵。

***

南宫宁尚且不知,云谨与这北楚的珈竺寺之间还曾存在着此等渊源。

云谨来时所坐那辆马车的轮子有些坏了,她方才一直在帮车夫找人进行修理。

再进寺庙时,恰巧见得寺中主持正与云谨交谈甚欢,显然一副相熟许久的模样。

南宫宁只过去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也不欲加以打扰,便自行在寺庙中走了一走。

她漫无目的地绕了几绕,发觉先前人数颇多的那处掷签的地方现下终于冷清了下来,于是便走了过去。

“寺内问卜还是有趣的,有机会阿宁也去试试吧。”

不由自主地想起云谨说过的这句话。

僧人见她踌躇,便主动走了过去:“这位施主,可是要试上一试?”

南宫宁惯来不信这些卦象问卜,那日却鬼使神差地摇了一卦。

只是后来由那僧人解读出的卦文……

让她难免,无端地有些在意。

第38章

直到云都那边来书催回, 云谨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在北楚待的日子,似乎过长了些。

在北楚的这近半年的时间里,着实有些太过于安逸, 以至众人都差点忘记了终究还是要归去的。

云谨同秦盏洛一起,逛过了皇城的许多地方。

既熟悉又陌生,似乎仍能找寻回过去的那些记忆。

惊喜的是,还能重新遇到曾经的一些熟人。

总会给人以恍若昨日的错觉。

以前在梨花街的街角摆摊卖桂花糕的那位张大娘, 如今已不必再那么辛苦了。

她唯一的儿子南下经商之后赚了不少的银两,陆陆续续地给寄了许多回来,连同着书信一起。

张大娘每次都仔细地将信读完, 银两却一律攒着不花, 直到她儿衣锦还乡后, 才将那些钱拿出来盘了个不小的店铺, 专门做各式各样好吃的糕饼。

取下的店名也好记,就叫“张大娘糕饼”, 让来来往往的过客一目了然。

云谨和秦盏洛本是听了周边的百姓说这边有值得尝试的糕点, 因此特意前来尝试, 结果才刚一进店铺就发觉了原来还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