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上发兵方腊,威慑四方,臣亦甘为先锋,不破方腊终不返。”齐铭也出列行礼附和道。
“臣附议”宴郡王、北郡王等勋贵。
“臣附议”文渊、赵程凡、马杰等高阶文官。
“臣附议”木兰雨、左旋等高阶武将。
没一会,附议的大臣就占了一小半,而且还没停下,最后竟有三分之二的大臣都附议,只有颜一诺等极少数的大臣没表态或观望。
这些大臣为了顾及石忞的面子,都很巧妙的避过了报仇之类的字眼,遇刺的事也是只字不提,众口一词的只说是方腊不知天高地厚,觊觎他们的国土。
今天并不是大朝会,来的都是勋贵和高阶官员,这么多人都想出兵,让石忞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她今天来上朝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出兵的事,结果越不想什么就越来什么。
第二百二十六章
石忞道:“颜爱卿何在?”。
“臣在”作为此时朝堂之上为数不多站的笔直的颜一诺持笏出列行礼道。
“说说你的想法”石忞不想出兵, 但此事又不能由她来挑头,毕竟最想报仇的应该是她才是,所以任站着的大臣就成了突破口, 而其中最敢于直言的要属颜一诺, 便点了她。
倒不是石忞转了性子怕了这些大臣, 不敢直接反驳否定, 而是众臣请命出战除了出于忠心或愤怒等原因外,更多的是给她这个当皇帝的一个出兵的借口, 毕竟受此奇耻大辱的皇帝就没有不想报复的。
所以大家上疏请战,既是给她一个光明正大报复的理由,也给她分摊了出兵的责任, 所以即使她不想出兵,也不能直接一口否定寒了大臣的心。
颜一诺略微思量方道:“国轻君辱,君辱臣死,臣以为各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然,皇上大婚之日将近, 出兵之事又非一朝一夕可定,何不待皇上大婚后再议”。
这么多勋贵大臣请命出兵,陛下都没询问一二, 反而点名要听她这个没表态的想法,颜一诺瞬间就明白了,陛下只怕并不想出兵,最起码此时不想, 便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她是真的觉得大婚之事更重要,君子嘛, 报仇十年不晚。
石忞又点了也站的笔直没表态的呈亭和段云洁的名,两个人的想法和颜一诺说的不谋而合,都觉得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大婚礼仪,也有可能是照本宣科或有样学样,但好歹是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