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堵在车窗外的记者们都安静了下来。
温月没有多说,直接摇上车窗,让司机驱车离开,而这次,没有记者再拦车。
虽然他们见多了行业黑暗,其中不少人都忘了成为记者的初衷,早已成为老油条,对很多潜规则见怪不怪。但当温月直接撕开那层面具,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生出了一丝羞愧。
也正是这一丝羞愧,让他们不好意思再追问温月所谓的真相。
……
守在别墅门口的记者以为温月会将采访机会给自家记者,在东江报业旗下报纸进行澄清。
嗯……温月刚开始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但后来她认真想了想,觉得想要调动起香江市民的情绪,以达到让冯家自食恶果的目的,几张图片或者几篇全是文字描述的报道远远不够,最好是能把行车记录仪的录像放到电视新闻台播。
可冯耀祖长期花钱维系不止和各报业主编之间的关系,香江几个知名电视台他都有熟人,前天晚上去医院采访冯家人的就有几家电视台的记者。
而不管是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影响,还是她给余小英的照片,主角都是冯灿,在曝光引发连锁效应前,很难让那些利益相关人员对冯家失去信心,继而反水报道这件事。
所以将证据直接寄到电视台并不保险,万一他们反手把证据送到冯耀祖手上,她更加被动。
温月有点后悔,早知如此她就该投资个电视台,电视报纸一把抓。
成了电视台股东,她何愁证据寄过去他们不爆料?
但温月转念一想,又觉得投资电视台不是很有必要。
像冯耀祖这样会花心思和金钱,打点各电视台以及报纸的人是少数,之前她寄给电视台的那些证据,也基本都被报道了出来。
事实上就算冯耀祖每个电视台都打点到了,温月也能找到节目播放行车记录,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何况是电视台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
同一家电视台里,冯耀祖同时间段基本只能和一个高层维持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