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是小商户,这种除非生意特别好,能为商场带来客流,否则一般都是他们巴着商场,续约也通常是他们主动找商场谈。

温月作为总裁,大部分商户续约都用不着她出马,除非实在难搞,商场还偏偏离不了他。

但能这么拿捏商场的品牌真不多,如果是第一种,至少得是豪奢,嗯,丽荣百货没有,毕竟它的定位偏中档,能入驻几家轻奢就不错了。

如果是第二种,基本只有黄金品牌才有这个待遇。

不管在哪个年代,金店都是特殊的存在,因为它永远不缺顾客,只要稍微降点价,就能引起疯抢。

哦不对,这年代黄金价格本来就不高,都不用降价。

尤其都九十年代了,内地已经富裕起来,很多来旅游的人会组团抢购黄金和奢侈品。

就连叶天华团伙的劫匪,不管十年前还是十年后,想要的也都只有黄金。估计在他们眼里,只有银行能与金店一战。

金店不缺客流,所以他们店铺开在哪里都没有关系,不知名品牌还好,如果品牌做起来了,基本是商场巴着他们入驻。

温月祭祖回来,被告知需要她出马谈判的,正是一家叫“周福金”的品牌金店。

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卖黄金的品牌好像都姓周了。

但周福金的老板确实姓周,全名周金龙,父辈就是做黄金生意的,只是规模不大,生意不好不坏。

周金龙接手生意后,看到同是卖黄金的周大金红红火火,就起了歪心思,想蹭一波热度,于是他将祖传的金店改了名字叫周福金。

这一举动,在当时知道内情的人眼里有点无耻,但在卖黄金的都姓周的今天看来,他改名这事实在不算什么,甚至不少人提起来都觉得他很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