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果然如张希瑶所料。也就两天时间,张希瑶的水泥铺子就火了。

因为平南王世子在别院宴请朋友,许多人看到这新修的房子以及坚固的道路。

其中就有懂行的工部侍郎。当即就向平南王世子询问工人是谁。

赵信就告诉了他。

宴会第二天,工部侍郎就找了过来。

他要先看水泥粉。四郎把东西拿给他看了。

他点点头,“跟以往我看过的三合土有些不同。”

“这东西是怎么做的?”工部侍郎问。

四郎就把做工说了,“要把石头全部砸碎,然后再用烈火烧,让它变成齑粉,再用比例进行混合。这东西贵在人工。”

工部侍郎颔首,“你们一年能产多少这个粉?”

四郎大概估了下数字,“我们自己建的水泥厂,请了十五个壮劳力,一年也只能产两三千斤。”

工部侍郎叹了口气,问他,“如果一丈宽,一里长的路,要铺这个水泥,你们报价多少钱?”

“最低要五百两。”四郎摊手,“如果是修路的话,水泥至少要铺半尺。如果是牛车马车也要走,半尺还不够,至少得一尺。价格就更高了。”

工部侍郎弄明白了,却很快就在他这边下了单子,要买这个水泥粉铺路。

因为他们主干道的路是真的不行。坑坑洼洼。每年花了上万两银子,也不见修好。他这路可以四十年不坏,工程还是很有保障的。

四郎答应了。

不过对方没有当场付银子,因为这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得回去商量。工部侍郎只在这边登了记,要是三日内不付钱,就得换下一个人。

工部侍郎回去后,就开始上折子讨论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