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张老头眼睛一亮,瞬间明白她的意思。这是想找多个木工,分工全作,这样就不怕木匠提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这个成本要多少钱?”张老头不懂这些。

“我让白让算一算,咱们只能赚一波快钱,价格自然要卖贵一些。”张希瑶是知道古代交通不便,他们推销也不能出了县。要不然路上遇到麻烦,那就糟糕了。

张老头颔首,“行!你那边钱要是不够,我跟你一起。”

这就是合伙的意思。张希瑶点头,“放心,这生意要您盯着,咱们五五分账。”

张老头朝她笑道,“阿瑶,你确实聪慧过人。也是咱家的福星。有了你,阿爷身上的担子都松快些了。”

张希瑶俏皮一笑,“阿爷,我再聪慧,也得你慧眼识珠。有许多人错把珍珠当鱼眼珠子。”

这话听着很是舒心,张老头也跟着笑起来,“鬼灵精!”

转眼张大伯就去了趟春花家,回来后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春花怀上了。

春花之前生了两个丫头片子,亲家态度很恶劣,这次又怀上,多少也是个安慰。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我上门是打秋风,看我带了东西,那态度立刻就变了。”张大伯感叹人真的很现实,什么亲戚全都是假的。哪有钱来得实在。

大年十三,张家一行人拉着板车出发了。

这次要带的东西很多,随行的人也很多。

张大伯不放心地,一再保证会在夏收前赶回来。

张老头撵他快走,“一个大男人别婆婆妈妈,只要你们在外面能挣着钱。多的是人帮我收庄稼。”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汴京。

到了汴京,他们也不敢休息。要忙活明晚的生意。

现在有帮手,张希瑶不需要事事操心,她就去木匠铺找对方定做木头。

白让把打谷机需要的木头全都弄成一个个模型,也标了尺寸。她只要找木匠单独打一两个部件就行。这样对方短时间不会抄袭。

木匠师傅觉得这任务很简单,也报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