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你不能把所有事情都给科举让道。咱们家既要培养科举人才,也要培养管家人才。像二伯擅长做生意,那就让他多赚点钱。只要咱们家有源源不断的钱,你还怕供不出一个秀才?”张希瑶觉得老头子做事一根筋。这点不好,得改。当然也不怪他,阿爷一辈子都是农民,农民靠天吃饭,不敢冒险做生意。

张婆子觉得阿瑶说得对,“老三没了,你差点就跟着一块走了。把我吓得不轻。大郎二郎还有几年就能娶媳妇!现在读书也晚了,只有三郎四郎正当年纪。还不知他们能不能读出个名堂,我看还是做两手准备吧。”

张老头唉声叹气,“等他们真的考上秀才,我估计早就作古了。”

“那您可得保重好自己,不能太着急。三郎四郎之前没有启蒙,现在该捡起来了。”张希瑶也是真心实意提醒。她现在羽翼未成,张老头活着,能够压住大伯二伯。如果张老头没了,她使唤大伯二伯就没那么顺利了。

张老头点头,“我心里有数。再等等吧。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希瑶不明白还要等什么,不过他明显不想说,她也就不再多问。

她请张老头先答应她一件事,“暂时别把我要留在家招赘的事跟大伯二伯说。”

张老头奇了,“为何?”

要是孙女招赘,老大老二肯定也会重视她的意见。

张希瑶却觉得他们的意见暂时还不重要。阿爷一个人就能将他们按死。

她笑道,“他们不知道我要留在家招赘。我卖方子的钱都是我的嫁妆。我带走的每一分钱,他们都会心疼。虽然他们心有不满,但是也不敢忤逆长辈的意见。”张希瑶翘起嘴角,“可是将来有一天,我招赘了,这些钱财全会留在张家,哪怕他们花不着。他们也觉得不亏。这就是差别。”

张婆子没太听明白。提前说,过后再说,结果不是一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