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胡亥笑笑,道:“你肯抛下太尉之职,万里迢迢赶去见朕,朕才是感激涕零。”

赵高媚笑道:“唯有陛下才是小臣主上。陛下有召,慢说是万里之遥,便是阴阳相隔,小臣也一力追随。”

这波商业互吹是他输了,胡亥摆手道:“行了,朕比你小这么多岁呢,哪能走到你前面?”

赵高笑嘻嘻道:“那小臣就早在下头探探路,奈何桥上候着您。”

胡亥哭笑不得,“你这是表忠心呢,还是咒朕呢?”

赵高笑道:“小臣就是咒自己一万遍,也绝不会咒陛下的。小臣对陛下,唯有日夜祈福千万遍的,绝不会起诅咒之心。”

其实当日赵高与李斯南下寻胡亥,并不是忠君爱主毅然决然,而是权衡利弊,做了最符合个人利益的选择。

当日胡亥信送到之时,咸阳是个什么形势?

当时章邯已率二十万秦兵投降了项羽,而刘邦黥布分别率十万大军挺进函谷关,关中却只有几万守军而已。

怎么看,这都是要必死的绝境了。

其实随着章邯投降,赵高与李斯也不是没想过投降。

事实上,他俩不只想过,还想得很具体过。

俩人没有商量过,可是各自的心思都差不多。

不同的是,李斯跟秦三世与右相冯去疾等人商量过;而赵高只是自己私下想了想,待要提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李斯一步。

他俩人想的,乃是与刘邦、黥布等人讲和,退一步——不做这大秦的皇帝了,只守着关中,还做从前的秦王。

外面你们六国后人怎么打,是你们的事情,我们只要做回秦王就好。

兵临城下的时候,这条计策几乎都要投入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