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深吸一口气,“依睿哥儿你的意思是——”
杨睿:“父亲,自古外戚上位做龙椅的不在少数,可那必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父亲认为如今的施家具备哪一条?
外戚专政的前提便是主幼臣强,唯有小皇帝登基,施家才能真正掌控朝局,现在远远算不上。那么父亲以为就算陛下早亡,大皇子有命登基么?
若是陛下并未早死,又有嫔妃诞下其他皇子,施家则更无希望。”
句句皆是灭九族的大逆不道之言,杨睿脸上却毫无对皇权的一丝惧意。
杨志忍不住目露精光,赞赏地望向儿子,哑声道:“继续说。”
杨睿:“父亲,宋家没有愚蠢之人,他们愿意做皇帝手中的刀同施家人对抗,那必然是深思熟虑之后,认为有胜算才会一博。
我外公患得患失也皆因不自信,直白点说,施家好不好全系于大皇子一身,大皇子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天意。
正因天意难测,朝堂上才有会有如此暧昧微妙之局面。”
说到此处,杨睿停下来,目光望向杨志:“眼下看天意并未偏向施家分毫,大皇子的身体并无好转的迹象。
父亲,且不说施家能坐上那个位置的机会有多大,便是坐上了,咱们杨家危矣,正因外公知晓他自己的龙椅怎么得来——
所以他上位后第一个要铲除的便是“最有可能成为他之人!”
杨志久久不能语。
旁观者清,自从太子登基施家上位,杨志便陷入到对权力的狂热迷恋中,如今听完杨睿一番话,不禁后脊背一阵阵发凉,他就听儿子继续道:
“所以父亲,我们杨家应当投资的是……”
杨睿加重语气,一字一顿道:“是忠亲王赵敬渊。”
杨志猛然抬头,杨睿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他困顿焦灼的思绪,皇帝不成,大皇子不成,若论天时地利人和——非赵敬渊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