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郎轻笑:“惟一习之。”
秀娘忍不住将头靠在三郎肩头,“三郎,为了咱们家,辛苦你了。”
半晌后,她又来一句:“我也不能拉咱家后腿,得学着做一个八品官夫人。”
宋三郎握了下她的手,“嗯,不急,慢慢来。”
秀娘:“我不着急,离我儿考状元郎的时候还早着呢,我有的是功夫。”
宋三郎:“……”
翌日。
一大早,秀娘起来挑鱼。
要么说亲戚之间关系的好坏除了血缘和走动,还得看你对别人有没有用呢,秀娘这个所谓的三舅实际上只是一个远房舅舅,自家开了个鱼塘,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遇到合作的酒楼倒闭,欠着的银子不给。
问题是因为双方长期稳定合作,还没有打欠条,这位远房舅舅便求到秀娘头上,秀娘同宋三郎提了一句。
若是秀娘的亲舅,宋三郎还可能考虑出个面,有官府的身份在,他出面说合两句,对方不敢不给。
只是远房舅舅,宋三郎没必要趟这混水,他的人情也没这么廉价。再者说了,人家求,你就应,那他以后就没有安生的时候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找上门来求帮忙了。
宋三郎给出了个主意,说他们双方之间没有借条,也无证人作证,若想通过告官来要回,怕是很悬。真是想要回来,那你就只能用对付无赖的办法来解决。
比如找两个“江湖人士”承诺要回来的银子分他们一半,八成能要回来。
秀娘就乐,还“江湖人士”你直接说找地痞流氓就得了呗。
这就是为官者的语言艺术,意思是那么个意思,但不能直说,直说就有把柄落到人家手里了,至于你怎么理解,那是你自己的事,与我无关。
宋三郎又叮嘱,要提前同找来的“江湖人士”约定好,怎么吓唬都成,切不可做出伤害人之事,否则按大夏律法,这位三舅要担唆使之罪。
秀娘不由有点担心,问道:“招惹这样的人会不会给我三舅招来麻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