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光一走,骆秀青便把于兴业的零花钱全都收起来,任由于兴业怎么哭闹都不给他,于兴业气急败坏说是要同他爹告状。
骆秀青道:“你想要后娘进门管着你,你就尽管去告,没有小孩不对后娘心存恐惧,于兴业也一样。”
骆秀青让于兴业学着帮自己分担一些活计,干了就奖励他银钱,奖励银钱于兴业也不乐意做,转头同老太太那里要钱买零嘴儿。
骆秀青不让老太太给,老太太背着她给,有意无意总爱说两句骆秀青的不是,她想在孙子面前做好人,让小孙子同他这个祖母比跟他娘亲更亲。
骆秀青管得越多,于兴业越叛逆,娘俩的关系日渐紧张,甚至于兴业对她还不如对老太太亲昵。
骆秀青慢慢觉察到儿子竟然和丈夫一样看不起自己。
事实上,于同光对骆秀青平日里的各种贬低看不起,早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影响着于兴业。
于兴业已经习惯了他们家里他爹地位最高,他地位次之,他娘地位最低。
尤其他看到宋景辰的娘亲比他娘亲漂亮好看得多,看到郭午的娘亲富态能干,他甚至抱怨于同光为什么娶了他娘这样平平无奇的一个娘子,害他有这样一个丢人的娘亲。
相反,于同光十天半个月不回来一次,回来一次自然对于兴业很是宠爱,对比之下,于同光成了于兴业心中的好父亲,骆秀青则成了唠叨讨厌又没本事的母亲。
于兴业想跟着他爹吃香喝辣的,不想跟着骆秀青过苦日子,凭啥一个狐狸精都能喝燕窝,他这个亲生儿子却不能?
在某次于同光回家时,于兴业说想他爹想得不行,想跟他爹住一段日子,顺便让他爹指导指导他功课,他娘大字都不识几个也管不了他。
这话说到于同光的痛处了,他自己考功名无望,对自己儿子却寄于重望,儿子若能高中举人,光宗耀祖,他这个做爹的自然也跟着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