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舟书生桀骜,引天下学子齐聚此地,共讨学问经纶,书生意气,写下诸多狂言乱语,引民愤,关舟百姓愤而崛起,砍杀无数,读书之人消亡无数,百姓中渐起风气,视读书为虎豹,百年无才子。

秦穗思忖片刻,撕下这一夜在烛火上烧成灰烬。

知秋一大早,带着半块玉佩,求三皇子陪她走了一趟县衙。

姜泗落拓不羁的神色在看清她手上的半块玉佩后冷凝了下来。

姜泗一言不发地离开,留下师爷无奈地送知秋和三皇子离府。

“别怪老四,老四心里的结一时半会解不开,他小时吃过太多的苦,心里闷着一股恨。我们这几个比他小五六岁的都成家有娃了,他还孤身一人,就是解不开心里的结。”

“你来了也好。我就担心,他再这样下去,走不出胡同,做出什么糊涂事。他心里有一股火气,焦躁压抑,以前还能逼着他念念禅静静心,现在我们都管不住他了。”

“别的不怕,就怕他把好不容易盘活的小关舟搅和没了。”

知秋沉默了一路,回到百三后院,找到长公主,说了自己的决定。

“我在这里陪哥哥,什么时候他愿意认我了,我再回宫。我娘和我爹也是这个意思。”

秦穗沉静地看了她一眼。

知秋郑重其事地说完,又满眼乞求地看着秦穗,“公主,你们回宫时记得拐来这里看看我,我还是想跟你们一块回宫。”

秦穗拍拍她的头,微微点了点头。

知秋放心下来。

秦穗担心知秋,在小关舟多留了两日。

知秋在姜泗面前屡屡碰壁,她也不当回事,还没心没肺地跟在他的身后,雀跃地喊着哥哥,把她从小到大珍藏的宝贝全拿来给他。

一行人准备离开,见识到九师祖饭量的百三媳妇唯恐九师祖在船上吃不饱,准备了一大包的馕饼让他们带在路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