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页

春妮呜咽地道:“他们说要把二弟送到山外去读书,但家里面又没有钱,所以要用我换彩礼。二丫,你说我该怎么办?”

“若你真不想嫁给木平,就只有一个办法。” 姚黄想起几天前听到的消息,微眯起了眼睛。

“什么方法?”春妮满是期待地问。

“离开这里,去城里找你亲生父亲。”

姚黄记得曾经有过一部描写知青子女进城找亲生父母的电视剧,据说当年非常红:上海的许多知青在云南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在边疆,他们抛下的不只是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爱情结晶——孩子。许多年后,这些孩子们长大了,隐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呼群结伴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寻找生养了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然而,上海的亲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儿女。千里寻父的孩子们哪里知道,他们的到来就像一枚枚炸弹,将给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冲击波澜……这些孩子中只有一部分留在了都市,留在了亲生父母身边,大部分还是回到了养父母的身边,回到了他们生长了十多年的地方。

这部电视剧很写实,因为姚黄的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邻寨的几个孩子约好了去城里找亲生父母,他们的父母与原身的父亲不是来自同一个城市,所以没有找姚黄,但寨子里面有几个的父母与他们父母在严格城市,那些孩子邀约了寨子里的几个孩子,姚黄从而知道了他们的计划。

人在绝望的时候会想有一个强大的依靠,对此时的春妮来说,亲生父亲无疑就是那个最大的依靠。这个生性有点怯懦的姑娘难得强硬了一回:“我要去城里找爸爸!”

一群半大的孩子们在同一天离开了大山,朝着未知的旅途而去。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前往上海的,只有一个男孩子与姚黄和春妮去同一个城市,还好他们前期的路途是一样的,大家一起躲在装货物的车厢中,姚黄空间里面的食物帮了所有人——这些孩子不但没钱没火车票,也没有钱买食物。(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知青的孩子(二)

还好空间里面除了精致的食物外,还有一些填包肚子的粗食,姚黄早料到孩子们不会准备太多的食物,出发前她将食物放进自己编的藤筐里面背着,这一举动赢得了所有孩子的称赞和感激。做了一天一夜的车,他们到达了西南最大的城市容城。除了姚黄三人,其他人全部要转车去上海。姚黄偷偷在藤筐中又装了几个烧饼和红薯,将箩筐留给了这些孩子。她则带着春妮和另一个男孩子混出了火车站。

男孩子叫做安永辉,春妮同岁,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子。他的父母双方都是知青,为了回城,他们将小永辉送给了本地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妻收养。这对夫妻早前对安永辉还是挺好的,不过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安永辉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安永辉的性格也由以前的活泼慢慢沉寂下来。

“二丫,我们去哪里?” 安永辉和春妮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心中有着恐慌与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