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四个点,情况跟上坡村酒坊基本相同。
不管是马卢村、秀水村,还是芦溪村、泊头村,他们到达的时候,工人们皆已经齐聚,紧张的等着他们发放月钱。
十两银子,以柳玉笙现在的身价,不过微末毫毛,可是对酒坊上工的人来说,却能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让家庭负担卸下一块重担。
这一天各个酒坊里,全是欢呼雀跃。
当然,除了下坡村那些人,其他工人没有一个说过下馆子进赌坊逛窑子。
这些才是正正当当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
在泊头村,柳玉笙还看到了年后背着老母亲去求医的两个汉子。
他们家已经分家,一家一户挑一个工人,两人都有幸选上了。
见着柳玉笙前来,两人都极为高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双鞋垫子,送给了她。
那是家里老母亲知道结月钱的时候小神医会来,早早就开始纳鞋底,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借此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穷人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能做的暂时只有这么多。
如今老婆婆的腿脚已经好了,没有出现任何迸发的后遗症。
家里两个儿子都在新酒坊上工,虽然已经分家,但是儿子儿媳的都孝顺,只要以后在酒坊里好好干活,家里光景定然会越来越好。
老婆婆表达的不仅是对当初小神医救了她的感激,当中还含有对小神医带领他们这些乡亲脱离贫困的最浓厚淳朴的谢意。
月钱发放过后,柳玉笙又花了两日时间去各村走访,查看各村村民们种植药材、果树的情况,有种植方法不妥当的当场予以指导指正。
这一趟,让大家伙的心里更加踏实安定。
小神医绝对不是说好听话糊弄他们,但凡叫他们去种了,她将来就一定会把东西收购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