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我一听马车声音就猜到是君月这丫头来了,”老婆扭头看向门口,目光落在康子瑜身上的时候惊讶了下,“哟,康小姐也来了。”

陈秀兰站起来,“快进来,这么早,你们吃早饭了吗?没吃我去给你们盛两碗。”

“吃了。”

“没吃。”

两女子异口同声,答案不一样。

话说出口互视一眼,各自有些尴尬。

陈秀兰笑笑,“那我去给君月盛一碗,你们进来先坐坐。”

李君月忙跟着她的脚步,“婶儿,我自己来吧,您不用招呼,给您添麻烦了。”

“嗨,不麻烦。”

两人说这话一前一后去了灶房,康子瑜虽然走进来了,坐在一群捧着碗的人旁边,那种尴尬的感觉更加浓烈。

她就不该跟着君月一块来。

柳玉笙跟柳知秋几个年轻的坐在一块,见柳知秋只顾着吃头都没抬,家里其他长辈负责招呼人也不好,只有她一个是平辈,只得开口,“康小姐怎的到镇子上来了?”

“听说月儿生病,我昨天过来看她,今日她要来杏花村,我便同她一道。”康子瑜道。

“你们感情不错呀。”

“我跟君月认识好几年了。”

这一问一答的模式,柳玉笙也想挠头,钱万金看得暗笑。

不想小姑娘憋足劲儿找话题难受,遂同康子瑜道,“之前县令大人负责在城中富商当中筹措善款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提到自己稍微熟悉的事情,康子瑜紧绷的情绪稍微放松下来,“之前有些困难,那些有钱人暗下很是抵触,诸多借口推搪,后来去了酒楼参宴回来,我爹的进展变得顺利很多。”

“那是肯定的,商人重利,让他们白白拿出一大笔银子只赚个名声,没几个人会愿意。现在酒坊给他们让利,作为东家之一的囡囡又是赈灾大使,便是看在囡囡的面子上,他们也会乐意掏钱。”

“我爹也很尽心。”康子瑜加了句,柳玉笙的功劳固然有,但是她爹的功劳也不能抹煞。

“当然,没有康大人统筹,事情也难办的起来。我们这边是利益牵扯,康大人那边是官威震慑,双管齐下,效果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