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页

平安听了乖乖地朝陈婶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个花了不少钱,他拉也拉不住他姥姥,要是他妈妈在就好了。

想到周娇,他连忙问道:“爸爸,姥爷为什么说我们不急着回去?我妈要是回家没看到我们怎么办?姥爷是不是知道妈妈还不能回来?”

张国庆知道瞒不过小人精,笑着点头解释:“这应该也是原因。不过你姥姥团里刚好有任务来这边,她还得过去安排。”

平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陈婶的怀里,看着他们手上提着的两个竹篓,眼珠子转了转,“我们晚上去桥头玩?”

张国庆点点头。

夏日的桥头是个好地方。尤其江南的石桥,每到夜晚劳作一天的社员们会出来纳凉,不知疲倦的孩子们你追我赶、抱背绕膝。

一行人去食堂又是饱餐一顿,品尝过美味,茶余饱钣后留下林丽珊她们聊天,张国庆父子俩和易解放他们拿上手电筒,提着竹篓竹篮出了门。

繁星点点的夜空,一钩弯月高悬天边,此起彼伏的蛙鸣,一阵紧似一阵,似乎在呼唤什么。

远处一颗经年斑驳的枯枣树下坐着几位袒着胸背,露着胳膊,黝黝黑的肤色似乎融入黑夜的老人们,一把蒲扇,讲着杨家的兵将。孩子们围着大树,或倚、或坐、或骑、或攀,听得入神,偶尔冒出几句让人莞尔一笑的问题。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阅历深的老人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三国的英雄,杨家的兵将,祖上的风云人物。

走在乡村小道,随处可见婆婆妈妈们聚在一处摇着蒲扇,不时拍打着裸露的胳膊大腿以驱赶蚊虫。

大姑娘小媳妇儿坐在门前搓着绳子,聊着家长里短的东扯葫芦西扯瓢,偶尔一个男子经过说句荤话,引来一阵笑骂。

石桥上坐着几个男人们抽着烟袋锅,巴嗒巴嗒冒着呛人的青烟,聊着眼前的日子:能分多少粮,该修的屋顶,时不时喊几下河里玩耍的孩子们。

两大一小的来临,让桥上桥下的人们停下话题,友善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他们身上,打量着他们。

一位中年人笑呵呵地问道:“你们是那边场里职工的亲戚吧?我们队也有不少人在那上班。去玩吧,小心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