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赵娟还没回去。
这已经是她在首都待的第二个月。
因为阿琴奶奶要在首都开店,让人找门面,找了好久没找到合适的,还是赵娟打电话回家时无意中说出这件事,俞爱宝听说后,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兰秋。
俞爱宝在首都各区都有房子和门面,租给别人也是租,租给阿琴奶奶也是租,如果她看
中的话,租给阿琴奶奶也不是不行。
如果阿琴奶奶没看中的,俞爱宝在首都也有收租专员,让兰秋安排在北京的那个收租专员帮忙找门面更方便。
阿琴奶奶被带着看了一圈,最后还是租下了俞爱宝手中一个面积较大的两层门面楼——当然,阿琴奶奶和赵娟只以为这门面属于俞爱宝的朋友。
阿琴奶奶在这其中看到了赵娟家中的人脉,于是提出大家一起做生意,根据每个人出的钱的占比和出力多少,来定分红。
老板只有一个,不然会乱套。
股东倒是可以有好几个。
赵娟当然心动。
她数了数自己的存款,一共十一万,但这些钱,连一个月的租金都付不起。
要知道,那处商铺一个月的租金,就得二十万出头!
九十年代末期的二十万出头是什么概念?
一个月光是交税都要两万左右。
赵娟以为阿琴家只是普通的有钱,没想到有钱成这样。
这边租金需要按季度付,一季度就得将近七十万。
她这十一万能干啥啊?
赵娟实在想参与阿琴的那个生意,想来想去,自家最会做生意的就是儿媳妇儿了,于是打电话回去问俞爱宝,这个生意入股可行不可行。
阿琴奶奶的个人资料,早就在赵娟和她认识以后,就被老曲给送到了俞爱宝的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