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二人也能安然无事。
她是女子,想得多些,若皇上真于子嗣有碍,也许会想着萧秉承若到今日会如何决策。
江山社稷,更不能凭一己私欲。
看楚瑾出神想事情,陆枕言拍了拍她的手,“你且放心,韶关易守难攻,况且以赵王的心性,未见得能赢。”
在这上头楚瑾想得和陆枕言差不多,朝中动乱,谁更担忧百姓,谁顾虑多,谁就会输。况且西北十五万大军,可不全打进盛京,还得守着边塞以防羌族来犯,这样一来就落了下乘。
人在盛京,自然希望赵王败了。
盛京的天变了
朝中为防大量百姓南下避难,引发动乱,通关文书审查也比以往要严格。
不过世家权贵依旧有法子出城,别人弄不到的通关文书,他们动动手指就行了。
而西北战事在坊间传得是越来越离谱,从最开始的城守开城门迎赵王进城,慢慢演变到后面的赵王嗜杀成性,屠尽城中老弱妇孺,与恶鬼罗刹无甚区别。
这些话都已传到永城了。
已经过了上元节,永城在南方,已经能见些许春色,不过街上却不如往年热闹。
战火虽未至,可流言一日比一日厉害,百姓哪还有心思做别的事,生怕哪一日,赵王就领兵打进来了。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看热闹得多,“永城离盛京那样远,要打也是直接打盛京,宽心,不会到永城的,再说了,还有宛城挡着呢。”
宛城城守还来过永城几次,想求见萧秉承,都被楚沂回绝了。
这会儿躲远一点,萧秉承不理政事,宛城城守这个时候来要么借钱要么借人,这两样成王府都没有。
不过相比之下,江南依旧比盛京安稳,大家都想,若是出事也是北方出事,等到盛京,要么赵王被处死,要么换了新的皇上,当百姓的,谁当皇上不是当。